查看: 130|回复: 1

《分手在布达》 马洛伊・山多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29394700.webp          

书名:分手在布达
作者:马洛伊・山多尔
分类:匈牙利 小说 文学
ISBN:9787544762526

内容简介

《分手在布达》1935年出版,是马洛伊对家庭、爱情,以及个人内心平衡深刻思索的一部佳作。它体现了典型马洛伊的风格,以20世纪初流行的大段独白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全景式写作、时代对个人命运的影响、戏剧式充满张力的对话等一系列马洛伊作品代表元素。此版是《分手在布达》的首部中文译本,直接自匈牙利语移译。

初秋午后,青年法官审阅次日的离婚案卷宗,一对夫妇竟是他的旧识。

晚宴,法官陷入对古老庄严家族的漫长追忆:世代传承的法官职责和君子道德,爱情飘忽脆弱,家庭以克己和教养维系。宾客们意兴阑珊,帝国瓦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箭在弦上,时代迷茫不知所向。

夜半寂静的寓所书房,早有不速之客。几近崩溃的丈夫声称刚刚杀死了妻子。他激烈地倾吐自己的情感生活,控诉导致他婚姻失败的三角关系。长谈彻夜,他对法官的怀疑、拷问剥茧抽丝,渐渐显露爱情、婚姻的残酷真相。

作者简介

马洛伊・山多尔(1900—1989)

他出生于奥匈帝国的贵族家庭,然而一生困顿颠沛,流亡四十一年,客死异乡。他是二十世纪匈牙利文坛巨匠,一生笔耕不辍,著有五十六部作品,死后被追赠匈牙利文学最高荣誉“科舒特奖”。他亦是二十世纪历史的记录者、省思者和孤独的斗士。他的一生追求自由、公义,坚持独立、高尚的精神人格。

他质朴的文字蕴藏着千军万马,情感磅礴而表达节制。他写婚姻与家庭的关系,友情与爱情的辩证,阶级和文化的攻守,冷静的叙述下暗流汹涌。德国文学批评界说他与茨威格齐名,另有批评家将他与托马斯•曼、穆齐尔、卡夫卡并列。因为他,二十世纪文坛大师被重新排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分手在布达》评析

《分手在布达》这本书,是马洛伊·山多尔对家庭、爱情,以及个人内心平衡的深刻思索。典型马洛伊的风格,以20世纪初流行的大段独白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读来令人深思。尤其是书中青年法官审阅离婚案卷宗,发现一对夫妇竟是他的旧识这一情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情节让我思考了世代传承的法官职责和君子道德,爱情飘忽脆弱,家庭以克的永恒主题。作者通过细致的心理描绘,把人性的矛盾和社会的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被深深吸引,也被深深触动。

在阅读过程中,我逐渐理解到,人生就是一场漫长而曲折的旅程,我们在追求爱情与家庭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无法预料的困境和痛苦。但正是这些困境和痛苦,让我们有机会更深入地理解人性,更深刻地体验生活。

马洛伊笔下的青年法官,虽然在司法职责上必须保持公正无私,但在面对旧识时,他的内心也不免五味杂陈。这使我反思,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处在不断的内心抉择中,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内心平衡的寻求都是永无止境的课题。

这种冲突和矛盾,正是马洛伊作品的魅力所在。它不是简单的道德批判或情感流露,而是真实地呈现了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复杂性。正如书中所现,每个人物都不是单一面向的,他们的情感丰富,内心世界错综复杂。

这样的阅读体验,不仅让人感受到故事的吸引力,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通过阅读《分手在布达》,可以更深刻地认识自我,也能更加理解他人。这本书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读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