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5|回复: 1

《致命的倔强》 邢超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战争 
s27120648.webp          

书名:致命的倔强
作者:邢超
分类:历史 战争
ISBN:9787515317229

内容简介

本书叙述了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的历史。作者认为,晚清呈现出倔强的气质。整个社会在西方文明袭来的时候,表现出保守、顽固的态度,这是晚清“倔强”的主要表现形式。咸丰帝不允许外国公使驻京,为此不惜和英法两国开战;倭仁、李鸿藻、叶名琛等士大夫,他们排斥西洋器物,反对社会变革,顽固得几乎不可理喻;广大民众对西方事务始终持排斥的态度,“反入城”事件、“教案”、义和团运动不断爆发。

晚清“倔强”的另外一种形式,表现为士人们把儒家学说视为信仰,对中华传统文化守望、坚持,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在晚清的士大夫中间,“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担当意识是普遍存在的,这是儒家文化长期熏陶的结果。不但在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等人的身上,甚至在李鸿藻、吴可读、翁同龢等所谓的“顽固派”的身上,这种担当意识同样鲜明地存在着。

作者简介

邢超,山东淄博人,生于1969年12月。著作有《国民党那个时代:1919-1950》《失稳的帝国:从鸦片战争到太平天国运动》《致命的倔强: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6 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致命的倔强: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是一部深入探讨晚清时期中国面对西方文明入侵所展现出的保守与顽固的历史著作。通过豆瓣、当当网等多个平台的信息汇总,可以对这部作品进行更全面的点评。下面将精彩部分进行解构和分析: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致命的倔强》所叙述的历史时期是充满动荡和变革的年代,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
   - 著眼点:本书选择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即晚清社会的“倔强”气质,来重新审视这一段历史,提供了新的解读框架。

2. 保守顽固
   - 社会态度:晚清社会在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时,表现出了显著的保守和顽固态度。
   - 表现形式:这种倔强不仅体现在咸丰帝不允许外国公使驻京等具体事件上,还体现在整个社会对于变革的抵制和对于传统的坚持上。

3. 洋务运动
   - 自强求变:洋务运动作为晚清自强求变的重要尝试,其兴起背后反映了清政府在外力压迫下的自强心态和初步的开放意识。
   - 改革局限:尽管洋务运动试图引进西方技术和制度,但改革的局限性和部分上层社会的顽固抵抗,使得改革效果大打折扣。

4. 甲午战争
   - 外部冲击:甲午战争是晚清时期中国与西方列强冲突的顶点,体现了外部冲击下中国社会的应变能力。
   - 内部矛盾:战争的失败不仅暴露了清军的落后,也加剧了国内的矛盾和民众的不满,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变革呼声。

5. 作者观点
   - 批判与反思:邢超在书中对晚清社会的“倔强”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反思,认为这种倔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 历史解读:作者通过分析这一历史阶段的事件和人物,提供了对于晚清历史的一种独特解读,为理解这一时期的中西文明冲突提供了新的视角。

6. 社会反响
   - 接受程度:《致命的倔强》在豆瓣上获得了7.6的评分,显示出读者对其的认可和好评。
   - 读者评论:读者普遍认为,作者通过扎实的历史研究和流畅的叙述,成功展现了晚清时期的复杂面貌,并对那一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评。

7. 文化影响
   - 历史意义:本书不仅是对晚清历史的一种回顾,也是对现代中国面对外来挑战时态度的一种反思,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启示作用。
   - 教育价值:《致命的倔强》可作为一本历史教育读物,帮助公众更全面地理解中国近代史,特别是对于中国近代史爱好者和研究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致命的倔强:从洋务运动到甲午战争》通过对晚清时期中国面对西方挑战时的保守与顽固态度的深入分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该时期历史变迁的新视角。作者邢超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严谨的分析,成功地揭示了晚清社会的复杂性和多面性,以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这本书不仅为历史学者和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材料,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次思想的启发和历史的反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