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回复: 1

《昨日的世界》 斯蒂芬・茨威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文学 纪实 
s29620945.webp          

书名:昨日的世界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
分类:历史 文学 纪实
ISBN:9787513917056      

内容简介

茨威格生于19世纪末,恰好来得及亲身经历欧洲文化在一战前最后的繁荣和稳定,也能觉察到隐藏在这背后的停滞、老朽和虚伪。在随后的两次世界大战中,欧洲逐渐从精神的巅峰坠落到道德的深渊,和平与人性遭遇越来越严重的挑战,一败再败。茨威格目睹了这一切,开始成为一位不情愿的见证人,在生命沉入黑暗之前,为后人留下了一个高贵而残破的昨日镜像。

“我所讲述的,并不单单是我的命运,而是整整一代人的命运。我们这一代是独一无二的,历史上几乎没有哪一代人像我们这样命运多舛。我们当中的每一个人,哪怕是最渺小、最微不足道的人,内心的最深处也被我们欧洲大地上无歇止的、火山喷发般的天摇地动所搅扰。在这成千上万的人群当中,没有谁比我更首当其冲了: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每一个身份都处于天崩地裂时的风口浪尖上。”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Stefan Zweig,1881—1942),奥地利著名小说家,传记作家、诗人,擅于描摹人的心理活动,以刻画人物心理活动与戏剧性时刻的命运转折见长。主要著作有《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心灵的焦灼》、《昨日的世界》、《人类群星闪耀时》、《三大师》、《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等。

吴秀杰,自由译者,现居德国柏林,主要从事人类学、科学史、民俗学的德、英文汉译。代表译作有:《日常生活的启蒙者》(赫尔曼·鲍辛格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薛凤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世界小史》(贡布里希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人类的群星闪耀时》(茨威格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8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昨日的世界》茨威格自传体文学作品点评

《昨日的世界》这部作品,是斯蒂芬·茨威格在临终前流亡日子里完成的自传体文学。在书中,茨威格以欧洲人的视角,回忆了曾经的世界,以及他在和平与人道主义上的战斗和坚持。接下来,我将深入分析这部作品的精彩部分:

茨威格的文字中流露出对过往岁月的深深留恋,他通过自己的一生经历,给我们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尤其在他记录个人成长和事业起步的部分,我们仿佛可以随着他的文字,进入那个时代,体验他的喜怒哀乐。

书中对人道主义精神的弘扬,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茨威格不仅仅是回忆过去,更是在反思并提示我们所有可能的未来。他对于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向往,使得这本书超越了自传的范畴,具有了警世的意义。

在描述那些影响他一生的人和事时,茨威格的笔触细腻而深情。他与弗洛伊德的交往、在文学和精神上的相互启迪,都让读者感受到那个年代知识分子之间深厚的情谊。

虽然整本书充满了怀旧与感伤,但茨威格并没有让这种感觉压倒一切。相反,他对未来的信心和对人性的乐观,为这本书增添了一抹亮色。尤其是在书的末尾,他坚信理性最终会战胜暴力,和平之花会在废墟之中重生。

斯蒂芬·茨威格用他的生命之作《昨日的世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过去的窗。透过这扇窗,我们不仅看到了茨威格个人的一生,也看到了一个时代的背影。这本书是对逝去世界的挽歌,同时也是对未来和平的呼唤。它提醒我们,昨日的世界永远值得我们去记忆、去反思,因为那曾是我们的摇篮,也是未来的镜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