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0|回复: 1

《辫子》 莱蒂西娅・科隆巴尼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女性 小说 
s30022869.webp          

书名:辫子
作者:莱蒂西娅・科隆巴尼
分类:女性 小说 法国
ISBN:9787020142668      

内容简介

★ 三个女人,三种生活,三个大洲,同一种对自由的渴望

★ 一本值得全球女性阅读的作品

★ 法国年度畅销书,感动数百万读者,获得多个文学奖项

★ 法国销量六十万册,版权已售三十种语言

★ 同名电影改编制作中,将由作者本人搬上银幕

★ 电子文档完成二十四小时内,即有两个语种报价

★ 正式出版发行两周前,已有十六个国家购买版权

——————————

印度。斯密塔是生活在最底层的“贱民”,每天都要徒手打扫村里的厕所。她唯一的梦想就是让女儿逃离这种残酷而荒谬的传统,上学读书。她终于说服丈夫,把女儿送进学校,但女儿第一天上学就受到老师的欺凌。斯密塔决定带着孩子远走他乡。

意大利西西里。朱丽娅在父亲的假发厂工作。父亲因车祸陷入昏迷之际,她发现工厂濒临倒闭,因为缺乏原料——头发。妈妈希望通过联姻解决问题,但朱丽娅不甘屈服,在恋人的帮助下决定利用网络从印度市场收购头发,拯救工厂和家人。

加拿大。萨拉是一位事业有成的律师,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上投入了全部精力。她即将登上事务所最高位,却发现自己患了乳腺癌。倾注了无数心血的事务所在得知她的病情后,以让她好好休息为借口,把她隔离起来。萨拉一度消沉,之后决定积极面对困境。

最终,印度女人的辫子,经西西里女孩加工成假发,戴在了加拿大女人的头上。她们原本素昧平生,却被这条辫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一本真正值得全世界阅读的小说,关于逆境、希望和爱。人物形象如此鲜明,即使合上书也很难离开其中。——雷娜特·列斯克,荷兰出版人

小说公正而不失分寸,在隐秘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具有普遍意义的女性团结,超越年龄和国界……这个美丽的故事触动人心。——《读书》(Lire)

三位女主角和奋力抗争的全球女性有着同样的命运:打破一切偏见,克服从贫困到疾病的一切障碍,从不示弱,像英勇的战士一样,从而揭示女性生存状况的本质。——《图书周刊》(Livres Hebdo)

作者简介

莱蒂西娅・科隆巴尼(Laetitia Colombani),1976年生于法国波尔多,作家、导演、演员、编剧。曾创作并执导多部短片和两部长片:《天使爱过界》(A la folie...pas du tout, 2002)、《明星和我》(Mes stars et moi, 2008)。她还创作舞台剧和音乐剧,并出演了数十部电影。《辫子》是她的第一部小说,2017年5月在法国出版以来畅销至今,并获得多个文学奖项。

译者简介

张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法语系教师,文学博士,长期从事法语翻译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9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莱蒂西娅·科隆巴尼的《辫子》通过三个不同国家的女性的奋斗故事,展示了对自由和梦想的不懈追求。下面将围绕小说的精彩部分进行深入分析:

1. 斯密塔的渴望与斗争:
   - 斯密塔身为印度的低种姓贱民,她的故事生动地揭示了社会边缘人群的生活状态。
   - 尽管面临社会压力和传统束缚,她仍不放弃为女儿争取更好的未来。
   - 女儿遭受欺凌事件成为斯密塔抗争的导火索,她决定离开故乡,去寻找一个能让女儿自由成长的环境。

2. 朱丽娅的逆境与反抗:
   - 朱丽娅在意大利西西里的父亲假发厂工作,面对家庭和工厂的双重危机,她展现了女性的勇气和决心。
   - 父亲车祸后,朱丽娅不仅要面对工厂的破产危险,还要应对母亲通过联姻挽救家庭的压力。
   - 朱丽娅借助现代通讯手段,从印度市场收购头发,这一创新行为象征着年轻一代的适应能力和改变命运的愿望。

3. 跨文化的交流与联结:
   - 《辫子》通过三个不同大洲的女性故事,呈现了全球化背景下人与人交流的复杂性和可能性。
   - 斯密塔和朱丽娅虽然身处不同的文化和社会环境,但她们通过头发这一元素产生了间接的联系,展现了全球贸易如何影响个人命运。

4. 女性角色的塑造与成长:
   - 小说中的女主角们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立的精神,她们在逆境中寻找自我价值和定位。
   - 无论是斯密塔的逃离还是朱丽娅的反抗,都体现了女性在现代社会中寻求自主和平等的心声。

5. 对传统与现代的反思:
   - 通过对不同文化背景下女性命运的描写,小说引发了对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冲突的深入思考。
   - 头发在传统文化中往往承载着特殊的意义,而它在现代社会中的商品化则映射出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和融合。

6. 自由意志与社会责任的探讨:
   - 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在追求个人自由的同时,也承担着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
   - 小说通过这些角色的故事表达了个体在社会中如何平衡自我实现与外部责任的复杂问题。

7. 叙事技巧与文学表现:
   - 作者运用多线索交叉的叙事手法,让读者能够从多个视角体验故事,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 小说中丰富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人物形象鲜活,情节引人入胜。

8. 翻译与文化差异的传递:
   - 译者张洁成功地将原著中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翻译成中文,使中国读者能够无障碍地接触这部法国文学作品。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故事中展现了多重社会问题和人物心理冲突,但《辫子》并未陷入悲观主义,而是透过角色的成长与挑战,传递出一线希望之光。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无论社会环境多么严苛,内心对于自由和尊严的追求都是不可磨灭的。

总的来说,《辫子》是一部集文化探索、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于一身的小说,科隆巴尼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让读者思考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三个女性角色斯密塔、朱丽娅和加拿大女孩的命运交织,不仅展现了个性化的挣扎,也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共同的挑战和希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