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4|回复: 1

《杀母的文化》 孙隆基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化 美国 
s29816054.webp          

书名:杀母的文化
作者:孙隆基
分类:文化 美国
ISBN:9787508674353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深度剖析美国文化与美国人心理状态的著作。

在美国,“杀母”成为小说、电影等大众文化中反复出现、不断蔓延的经典意象,贯穿了整个20世纪。本书以这一看上去非常奇特的意象为中心,对美国的报刊、书籍、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现象的各个方面,乃至外交、教育、犯罪学等领域进行了剖析;又进一步追寻了这一意象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尼采、弗洛伊德、苏里文、魏宁格等人对美国大众心理的影响,并将之归因于“伟大的美利坚制度”——异性恋罗曼史,即两性的性爱。

在这种剖析与追寻的过程中,20世纪美国大众的心态逐渐展现于读者之前。

作者简介

孙隆基,斯坦福大学东亚史博士,曾在美国、加拿大多所大学任教,以《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一书为国人所熟知,另有《历史学家的经线》《未断奶的民族》《新世界史》和The Chinses National Character: From Nationhood to Individuality等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杀母的文化》是一部由孙隆基所著,深入探讨美国文化与美国人心理的著作。书中以“杀母”这一看似极端的意象为核心,对美国文化的多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本书的精彩部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深层结构:孙隆基在继《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之后,再次运用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探究了美国文化的深层结构。通过分析“杀母”这一意象,揭示了美国社会性别角色、家庭关系以及个人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矛盾与冲突。

2. 文化背景解析:书中详细考察了“杀母”这一文化现象的形成背景,包括尼采的仇母论、美国的性别角色论等思潮的汇聚,展现了20世纪中叶美国社会文化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3. 经典意象探究:孙隆基分析了“杀母”成为美国小说、电影等大众文化中反复出现的经典意象的原因,并探讨了这一意象如何反映了美国社会的大众心态及其历史变迁。

4. 60年代高峰期:书中指出,1960年代是美国“杀母”经典著作的高峰期,这一时期的作品深刻体现了“杀母”意识在美国文化中的根深蒂固,成为了一种文化“八股”。

总的来说,《杀母的文化》这本书通过对“杀母”这一意象的深入剖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理解美国文化的新视角。书中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到的见解,还揭示了美国社会文化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矛盾,对于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文化研究领域的学者和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