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回复: 1

《我的寻根记》 白先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散文 
s30017847.webp          

书名:我的寻根记
作者:白先勇
分类:小说 散文
ISBN:9787559816467      

内容简介

★ 白先勇先生亲自审定篇目,首次收入荣获郁达夫文学奖的全新小说《Silent Night》

★ 理想国“官宣版”白先勇小说散文精选集,章诒和、李欧梵、余秋雨、林青霞等各界人士推荐

文学不以大小分优劣。我借用王国维讲杜甫的诗,“‘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这两个都好。因为人生的几个大题目都一样,就是生老病死,谁也逃不掉。其实人生*大的就是这个,可能外界的转变大起大落,但生老病死的定律,是注定的,谁也抵挡不了。——白先勇

1.“美到极*,都有些凄凉。”永远的白先勇,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当代文学的经典。在台湾的图书馆,白先勇的书属于“核心收藏”,因为从他的作品里,能看到近百年中华文化的时空流转和社会延迁。故而人们管他叫“永远的白先勇”。

2.章诒和说:“我一直说,先勇是华文文学当今第*人。”

3.夏志清说:“白先勇是当代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奇才。在艺术成就上可和白先勇后期小说相比或超*他的成就的,从鲁迅到张爱玲也不过五六人。”

作者简介

白先勇,小说家、散文家、评论家、剧作家。1937年生,广西桂林人,名将白崇禧之子。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美国爱荷华大学“作家工作室”(Writer's Workshop)文学创作硕士。著有短篇小说集《寂寞的十七岁》、《台北人》、《纽约客》,长篇小说《孽子》,散文集《树犹如此》、《蓦然回首》、《明星咖啡馆》、《第六只手指》,舞台剧剧本《游园惊梦》,电影剧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玉卿嫂》、《孤恋花》、《最后的贵族》等,并撰有父亲白崇禧传记《白崇禧将军身影集》。近年来致力于两岸昆曲复兴与古典名著《红楼梦》的重新解读与推广,重新整理明代汤显祖戏曲《牡丹亭》、高濂《玉簪记》、无名氏《白罗衫》,著有《白先勇细说〈红楼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我的寻根记》精彩点评

白先勇先生的作品《我的寻根记》,以其精装的外观和厚重的页数,已经成为了书架上的一道亮丽风景。这部作品不仅荣获了郁达夫文学奖,还被多位文化界人士所推崇。我有幸一读此书,以下便是对其中精彩内容的点评。

在这本书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白先勇先生那份对文学、对故园的深沉眷念。每一篇作品都如同一块拼图,逐渐拼凑出作者心灵的地图。正是这份对过往的追寻与回望,构成了书中最为动人的部分。文字间流淌的是浓浓的乡愁和对文化根源的探寻,让读者仿佛跟随作者踏上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寻根之旅。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新收入的全新小说《Silent Night》,它以独特的文学魅力,展现了作者在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碰撞下的深邃思考。故事中的宁静之夜,不仅是背景的铺陈,更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折射。在这篇小说中,白先勇先生巧妙地运用文学手法,将人性的复杂与时代的变迁交织在一起,引人深思。

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作品中那些描写个人经历与艺术追求的篇章。白先勇先生用笔触细腻地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历程和文学观念的形成,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位文学家如何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坚持自我表达和艺术探索。

此外,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值得称道。白先勇先生的文字精致而富有张力,无论是描绘生活细节还是抒发情感,都能准确而生动地击中读者的心弦。尤其是那些描述童年记忆和家乡风物的段落,充满了诗意与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结语中,我想强调的是,《我的寻根记》不仅仅是一部普通的文学作品集,它是白先勇先生心灵深处的一次呐喊,是他对身份、文化和家园认同的一次深刻追问。通过阅读这部作品,我感受到了一个作家对于自己文化根源的孜孜以求和对于文学真谛的不懈探索。

综上,这本书不仅是对作者文学成就的肯定,更是对任何热爱文化与文学的读者的一次精神洗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