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3|回复: 1

《礼物的流动》 阎云翔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社会 
s29360916.webp          

书名:礼物的流动
作者:阎云翔
分类:人类 社会
ISBN:9787208142091      

内容简介

天上下雨地上滑,

各人摔倒各人爬。

亲戚朋友扶一把,

酒换酒来茶换茶。

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得主 文化人类学教授 阎云翔 成名之作

生育、婚礼、拜寿、丧礼;定情、求助、付酬、拍马

世界上所有的社会都逃不开礼物交换。

从每个家庭都有的“礼单”出发,

一路洞察“人情”与“面子”,处于关系网络中的中国社会。

----------------------------------------------------------------------------------

《礼物的流动》是阎云翔根据其博士论文而改写的专著,主要关注了人类学领域中一个十分经典的研究问题,即礼物交换。作者在黑龙江省一个农村生活了七年,并为撰写本书又两度回访。通过参与观察、深描等人类学方法,关注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交换及其文化意义。阎云翔在更新了传统人类学关于该问题的经典解释理论的同时,也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非制度化”的特点,并探讨了农村社会的社会结构。

作者简介

阎云翔,1954年生,师从著名学者张光直,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文化人类学教授。著有《礼物的流动》、《私人生活的变革》《中国社会的个体化》等著作。其中,《私人生活的变革》曾获美国亚洲学会列文森奖。

李放春(译者),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副院长。北京大学社会学学士、硕士,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学博士。

刘瑜(译者),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政治学系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政治系学士、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礼物的流动》这本书改自由阎云翔教授的博士论文,是对其在黑龙江省某农村进行为期七年田野调查的结果。此书不仅获得了学术界的肯定。

以下对该书的精彩部分进行详细点评:

1. 互惠原则的展示:书中核心内容之一是对村庄中互惠原则的深入探讨,通过具体案例分析,阐释了互惠原则在维护人际关系和社会网络中的作用。

2. 社会网络的分析:揭示了村庄社会网络的复杂性,展示了礼物交换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和个体之间的互动,进而维系社会秩序。

3. 丰富案例的呈现:作者通过丰富的民族志材料和真实的例子,使读者能够贴近农村居民的生活实践,理解礼物交换的社会文化意义。

4. 礼物交换的意义:分析了礼物交换在村庄经济、政治和文化层面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作为社会交换的一种形式,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

5. 变迁的考察视角:在关注传统礼物交换规则的同时,也考察了现代社会变迁对这一传统的影响及其适应过程。

6. 学术贡献的实践:作为一部人类学专著,该书提供了深入的学术分析,同时对实际社会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为理解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7. 情感与关系的交织:书中展现了如何通过礼物的赠送与接受,表达情感,建立和巩固社会关系的网络,从而揭示中国农村社会中关系运作的微妙性。

综上所述,《礼物的流动》不仅是一部严谨的学术研究著作,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国农村礼物交换的丰富文化和社会结构。阎云翔教授通过细致的田野调查和深刻的社会分析,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互惠原则和社会网络的宝贵窗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