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7|回复: 1

《新元史(全十册)》 柯劭忞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中国 历史 
41PaRJm90uL.webp          

书名:新元史(全十册)
作者:柯劭忞等
分类:中国 历史

内容简介

中国历史悠久,史学发达,向来以史籍完备著称。俗语有所谓“一部二十四史,不知从何说起”。“二十四史”即是对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建国后整理出版了点校本二十五史,比二十四史多出一部《清史稿》。其实,开明书店在民国时出版过一套《二十五史》,除二十四史外,还收入了一部《新元史》。

《元史》成书仓促,多有不足。因此,不断有学者补订、考证元史。柯劭忞的《新元史》可谓总其大成。此书特点有二:★一是采择文献丰富。《新元史》共二百五十七卷。柯劭忞为撰写此书,曾翻检过多达八千卷的《永乐大典》,并广泛参考西方史料和清代钱大昕以来各家研究《元史》的成果。★二是体例较为严谨。《新元史》之前,已有魏源的《元史新编》,也是重撰《元史》之作。与魏书相比,柯书的体例更符合传统的正史。

此次整理,以庚午重订本为底本,“退耕堂开雕”初刻本为校本,参校以《元史》《续文献通考》、元人碑传、文集等,遇有异同之处,凡可判定为《新元史》明显讹误者,适当改字出校,余以异同校列之,或不出校勘记,以尽量保持《新元史》原著面貌。

作者简介

柯劭忞(1848-1933),字凤荪,又字凤笙,别号蓼园,山东胶州人。清同治九年举人,光绪十二年进士,曾任翰林院日讲起居注。宣统二年选为资政院议员,出任山东宣慰使,兼督办山东团练大臣。民国三年,选为参政院参政、约法会议议员,均辞未就。任清史馆总纂,又代理馆长,纂修《清史稿》,总阅全书。《新元史》则是柯氏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张京华,北京人,1983年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1993年北京大学副教授,现为湖南科技学院教授,国学院院长,兼任湖南省濂溪学研究会会长。出版有《燕赵文化》《庄子哲学辨析》《古史辨派与中国现代学术走向》《晚周诸子学研究》等著作,发表论文200余篇。

黄曙辉,出版人,曾主持华宝斋出版工作。现任上海归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个人出版古籍整理五十余部。主持《历代文史要籍注释选刊》《六零学人文集》《日本汉文著作丛书》《普陀山佛学丛书》等大型丛书,现从事《寰宇文献》与《百川学海》两套巨型丛书的编纂与运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0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元史(全十册)》,清末民初学者柯劭忞的杰作,不仅因其编撰历程长达三十年而著称,更因为它在学术价值和历史编纂上的创新之处备受瞩目。下面对该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研究深度:
   - 柯劭忞充分运用了《永乐大典》及其他史料,进行了严谨的历史考证。
   - 他对于原始材料的筛选和分析表现出了极高的学术标准和深厚的史学素养。
   - 这种深度挖掘和利用史料的能力,使得《新元史》在诸多元代史书中独树一帜。

2. 角度新颖:
   - 与传统的元史著作相比,柯劭忞尝试了新的解释框架和叙述方式。
   - 他不仅重视政治军事史,也兼顾社会经济、文化等领域,使得作品视角广阔。
   - 在处理元代多民族和跨文化交流的问题上,体现了作者的时代前瞻性和开阔视野。

3. 人物刻画:
   - 书中的列传部分,对历史人物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述。
   - 不但关注帝王将相,也兼顾了社会其他阶层和领域的代表性人物。
   - 对人物性格、事迹的描写力求客观,力求还原真实的历史人物形象。

4. 文化传承:
   - 通过志的部分,详尽地记录了元代的制度、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 强调了元代文化多元与交流,并展示了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 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的素材。

5. 学术价值:
   - 此书的编写不仅凭借坚实的学术基础,更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学的深刻理解。
   - 它的问世,为后来的元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促进了中国史学方法的现代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历史学者。

6. 校对精准:
   - 在出版过程中,张京华、黄曙辉等人对《新元史》进行了精校,保证了其学术准确性。
   - 文字校对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这确保了读者能够获得高质量的学术资源。

7. 版本特色:
   - 《新元史》的版本多样,而京东所售之全十册版,便于读者获取与阅读。
   - 全十册的分卷设计,既保持了原书的完整性,又方便了专家学者及普通读者的查阅。

8. 历史意义:
   - 作为清末民初的作品,《新元史》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史学水平,也是中国史学转型期的重要成果。
   - 它桥接了传统与现代史学,成为了中国史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研究范本。

此外,转入延展性的视角,除了上述点评之外,考虑到《新元史》的深远影响及其在史学界的分量,读者在阅读时可以特别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对于元代特有制度的深入剖析,如何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特点。
- 各民族在元代交往中的角色以及对于后世民族关系的影响。
- 元代在科技、艺术等领域的成就及其对后世的贡献。

综上所述,《新元史》不仅因其内容的丰富性和高学术价值受到推崇,更因其作者的治学态度和方法给历史学研究领域带来了长远的影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