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2|回复: 0

鬣羚角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1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材
拼 音: L
功 效: -
归 经: 肝经 心经 
药 味: 咸 
药 性: 凉 
拼音注音
Liè Línɡ Jiǎo
别名
鬣羚、苏门羚、山驴子、明鬃羊
英文名
angle of mane antelope
出处
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
来源
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鬣羚的角。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Bechstein.
采收和储藏:四季猎捕,取角,镑丝即成。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栖息于海拔3000m左右的石崖上,善跳跃,独栖,性刚强。
资源分布:分布于甘肃、青海、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西藏等地。
原形态
鬣羚,体形中等,身长1.4-1.7m,尾长9-11cm,肩高1.1m,重可达120kg。耳宽大, 颈背有鬃毛。吻端裸露,雌雄均有角,雄角较大,长达20cm,基部粗而先端尖,除尖端外均具环棱。全身黑色稍带棕色,上下唇白色,耳背黑棕色。腹部及鼠蹊部黑褐色,尾尖黑色。个体毛角差异较大。
性状
鬣羚角长约20cm,粗短而尖,角基部粗,环棱紧密,中部环棱较疏,尖端光滑无棱,微弯曲。
归经
肝;心经
性味
味咸;性凉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平肝熄风。主温热病高热神昏抽搐;小儿惊风;痫证;惊悸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0-50g;或烧存性研末,3-6g。
各家论述
《中国药用动物志》:有清热解毒、平肝息风之功能。主治痫症、中风、小儿惊风、温热病等。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