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8|回复: 1

《在中国屏风上》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26675117.webp          

书名:在中国屏风上
作者:威廉・萨姆塞特・毛姆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32761210

内容简介

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年冬季,时年四十五岁的毛姆来到中国,溯长江而上一千五百英里,《在中国屏风上》即是他此次行程的产物,五十八篇或长或短、原本可以写成小说的“素材”,连缀成“一组中国之行的叙事”。

这组“叙事”的读者当然是本国人,毛姆为英国同胞展现的是一幅古色古香、散发着浓郁东方情调的“中国屏风”。毛姆在这架屏风上描绘了遥远、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国景致,她的山川风物、人文景观:令人敬畏的长城、急流险滩的长江、天光云影的水田、纪念先祖的牌坊、筑有雉堞的城墙、各式各样的庙宇、竹林深处的农家、山上的婴儿塔、路边的小客栈……当然,相对于“风土”他更感兴趣的永远是“人情”,他以一颗久经世故又不失赤子纯真的悲悯之心感受着、传达着他所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的形象;尤其重要的是,他在满怀同情地试图贴近中国风土人情的同时,毫不留情地以批判的态度反映了在中国的英国人的生活真相。因为他始终认为:“写作中,更重要的不是丰富的材料,而是丰富的个性。”

作者简介

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874—1965),英国著名作家,被誉为“最会讲故事的作家”,整个英语世界最畅销的作家之一。毛姆是一位成功的多产作家,在长篇小说、短篇小说和戏剧领域里都有建树。不过毛姆本人对自己的评价却很谦虚:“我只不过是二流作家中排在前面的一个。” 毛姆最知名、最畅销的小说《人性的枷锁》(1915)在其去世前的销量就已超过了一千万册。除长篇外,毛姆还是一个出色的短篇小说家,他的短篇小说有一百多部。1946年,毛姆设立了萨姆塞特·毛姆奖,奖励优秀的年轻作家,鼓励 并资助他们到各处旅游。1952年,牛津大学授予毛姆名誉博士学位。1954年,英王室授予他“荣誉侍从”称号。1965年12月16日毛姆在法国尼斯去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中国屏风上》这本书记录了威廉・萨姆塞特・毛姆1919至1920年间的中国之旅,以独特的外人视角描绘了一个古老而神秘的中国形象。毛姆以其深刻的观察力和精湛的文笔,在书中展示了他在这段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为读者呈现了那个时代的中国风情。以下是对该书精彩部分的点评:

1. 开篇背景:
    - 此书的写作背景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旅行,通过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读者开启了一段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2. 文化描写:
    - 毛姆对中国文化的深刻洞察体现在他对细节的精准把握,从日常生活中揭示出文化的内涵。

3. 人物刻画:
    - 作者寥寥数笔就能描绘出生动的人物形象,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与作者一同感受每个角色的生活状态。

4. 风土人情:
    - 毛姆不仅记录了中国的自然风光,还深入地描述了那时中国人的生活状况,社会风俗,使本书成为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重要文献。

5. 艺术手法:
    - 利用游记这一文学形式,毛姆巧妙地将见闻与想象结合,创作出了真实与虚构交融的故事片段,给读者以强烈的代入感和丰富的想象空间。

6. 内省思考:
    - 书中不乏作者对于自己旅行体验的反思,展现了一个外国作家对中国古老文明的尊敬与思索。

7. 社会批判:
    - 在赞美中国文化的同时,毛姆也对一些社会现象提出了批评,这种公正的态度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

8. 情感表达:
    - 作者在描述中国之行的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于人类共同感情的认知和探索,使其作品具有跨文化的情感共鸣。

此外,《在中国屏风上》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内容的真实和丰富,而且还在于毛姆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思考。这本书不仅是对中国的一次外部观察,更是一次内心深处的文化对话和人性的探讨。

总结而言,《在中国屏风上》这本书以其生动的叙述、精细的文化观察、鲜明的人物刻画以及深邃的文化思考,向读者展示了百年前的中国风情。作为一部游记文学作品,它不仅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提供了一种独特的历史视角,供后人了解并思考那个年代的中国以及中外文化的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