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16|回复: 0

高粱乌米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8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材
拼 音: G
功 效: -
归 经: 肝经 
药 味: 甘 
药 性: 平 

《全国中草药汇编》:高粱乌米
来源
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科轴黑粉属植物高粱黑粉菌Sphacelotheca sorghi (Link) Clint.和长轴高粱黑粉菌S. cruenta (Kuehn) Potter寄生于高粱上所生的病穗。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调经止血。用于月经不调,血崩,便血。
用法用量
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高粱乌米
拼音注音
Gāo Liɑnɡ Wū Mǐ
来源
药材基源:为黑粉菌科真菌高粱坚轴黑粉菌寄生于高粱上所产生的病穗上的孢子堆。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hacelotheca sorghi(Link)Clint.
采收和储藏:秋季采摘病穗,收集孢子堆,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寄生于高粱穗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新疆、山东、安徽、河南、湖北、台湾、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态
孢子堆生于寄主的子房中。椭圆柱形至圆锥形,长数毫米,有坚硬灰色膜包裹,膜由菌丝构成,不易破裂,后期孢子成熟时自顶端破裂,露出黑褐色的孢子团及一个较短的堆轴。不育细胞长圆形至圆形,成组束,无色,直径7-18μm。孢子多球形或近球形,绿褐色至红褐色,直径4.5-9μm,一般为5-7μm,表面光滑或有细微疣刺。
性状
性状鉴别 孢子堆椭圆形或圆柱形,灰黑色,长3-12mm,突出于颖片外,外被菌丝膜。质疏松,膜破裂后,可见黑褐色的孢子团。气微,味淡。
归经
肝经
性味
甘;平
功能主治
调经;止血。主月经不调;崩漏;大便下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