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2|回复: 0

大果巴戟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1-27 19: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药材
拼 音: D
功 效: -
归 经:  
药 味: 苦 辛 
药 性: 凉 
拼音注音
Dà Guǒ Bā Jǐ
别名
扣灯、防己、越南鸡眼藤、白鸡屎藤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大果巴戟天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da cochinchinensis DC.
采收和储藏:秋季挖根,洗净,晒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于中海拔沟谷潮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原形态
大果巴戟天,攀援大灌木,被于后变淡黄色、广展的长柔毛。叶对生;叶柄极短;托叶膜质,长6-10mm,有时具刚毛状附属体2-3条;叶椭圆形或长圆形,长7-12cm,宽3-5(-6.5)cm,先端短渐尖,基部圆或浅心形、上面被疏粗毛,下面密被长柔毛,纸质。花序顶生,伞形花序式排列,由4-10个小头状花序组成,头状花序直径6-8mm,有花10-20朵;总花梗长1-3cm,被毛;萼筒近半球形,长约2mm,先端4-5裂,裂片线形或三角形,长短不等,外弯;花冠高脚碟形,长4-5mm,裂片4-5,长圆形,长2-3mm;雄蕊与花冠裂片同数。聚合果近球形,直径1-1.5cm,先端平压,熟时红色。花期5月。
性味
辛;微苦;凉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宣肺止咳。主风湿痹痛;感冒;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
摘录
《中华本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