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1|回复: 1

《余华长篇小说(套装共4册)》 余华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51iK1VJDRxL.webp          

书名:余华长篇小说(套装共4册)
作者:余华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06371049      

内容简介

余华长篇小说包括《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和《在细雨中呼喊》,共4部。

《兄弟》讲述了江南小镇两兄弟李光头和宋钢的人生。李光头的父亲不怎么光彩地意外身亡,而同一天李光头出生。宋钢的父亲宋凡平在众人的嘲笑声中挺身而出,帮助了李光头的母亲李兰,被后者视为恩人。几年后宋钢的母亲也亡故,李兰和宋凡平在互相帮助中相爱并结婚。虽然这场婚姻遭到了镇上人们的鄙夷和嘲弄,但两人依然相爱甚笃,而李光头和宋钢这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也十分投缘,他们在相互照顾中成长……

《兄弟》荣获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奖。

《活着》讲述了农村人福贵悲惨的人生遭遇。福贵本是个阔少爷,可他嗜赌如命,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他的父亲被他活活气死,母亲则在穷困中患了重病,福贵前去求药,却在途中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经过几番波折回到家里,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此后更加悲惨的命运一次又一次降临到福贵身上,他的妻子、儿女和孙子相继死去,最后只剩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仿佛比往日更加洒脱与坚强。

《活着》荣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最高奖项(1998年)、台湾《中国时报》10本好书奖(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书奖(1994年)、第三届世界华文“冰心文学奖”(2002年),入选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百年百强”、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许三观卖血记》一书以博大的温情描绘了磨难中的人生,以激烈的故事形式表达了人在面对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说讲述了许三观靠着卖血渡过了人生的一个个难关,战胜了命运强加给他的惊涛骇浪,而当他老了,知道自己的血再也没有人要时,他哭了。法国《读书》杂志在评论《许三观卖血记》时说道:这是一部精妙绝伦的小说,是朴实简洁和内涵意蕴深远的完美结合。

《许三观卖血记》入选韩国《中央日报》评选的“100部必读书”(2000年)、中国百位批评家和文学编辑评选的“20世纪90年代最有影响的10部作品”。

《在细雨中呼喊》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力作。小说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作品的结构来自于对时间的感受,确切地说是对记忆中的时间的感受,叙述者天马行空地在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三个时间维度里自由穿行,将忆记的碎片穿插、结集、拼嵌完整。

作者因《在细雨中呼喊》荣获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等奖。

作者简介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以色列、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国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国际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5 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余华长篇小说(套装共4册)》是余华作品中的精髓所在,包括《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和《在细雨中呼喊》四部经典之作。具体分析如下:

1. 《活着》
   - 情感深邃:讲述了地主少爷福贵的跌宕人生,其从财富到贫穷,从生到死的经历,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生活的残酷。
   - 人性反思:福贵的赌性不改导致家破人亡,引发读者对生活态度和人性善恶的深刻思考。
   - 时代印记:反映了中国社会巨变下的人物命运,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学价值。

2. 《许三观卖血记》
   - 生存困境:通过许三观卖血维生的故事,折射出普通人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
   - 家庭纽带:描写了许三观与家人之间的深厚感情,展现了家庭在艰难时期的支撑作用。
   - 社会变迁:作为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变化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

3. 《兄弟》
   - 成长故事:李光头和宋钢两兄弟的不同命运,讲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成长故事。
   - 爱恨交织:小说中的爱情、亲情和友情相互交织,呈现出复杂的人际关系。
   - 社会讽刺:通过兄弟俩的人生经历,讽刺了现代社会中的种种现象。

4. 《在细雨中呼喊》
   - 成长疼痛:通过主人公的回忆和成长经历,探讨了成长过程中的痛苦和困惑。
   - 情感细腻: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挖掘,展示了作者对人性的细腻观察。
   - 语言艺术:独特的叙事风格和语言运用,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总之,余华的这四部作品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社会画卷。它们不仅让读者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不公,也展现了人性中的光辉与希望。这些作品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更在于它们所蕴含的深刻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