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5|回复: 1

《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约翰・奈斯比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社会 经济 
s24437155.webp          

书名: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作者:约翰・奈斯比特
分类:社会 经济
ISBN:9787802498440      

内容简介

《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站在全球的高度,精辟地提出了“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解放思想、 “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摸着石头过河、艺术与学术的萌动、融入世界、自由与公平、从奥运金牌到诺贝尔奖。并由此总结出中国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体制,它的新型经济模式已经把中国提升到了世界经济的领导地位;而它的政治模式也许可以证明资本主义这一所谓的“历史之终结”只不过是人类历史道路的一个阶段而已。

如今中国经济的崛起深深吸引着这个未来学家,无论是中国的GDP、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地位,还是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约翰·奈斯比特正关注着中国的发展描绘着中国的未来,他坚定地相信“中国模式”将以难以令人置信的力量影响整个世界。

强力推荐: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 英文原版火热发售

柳斌杰署长在央视小崔说事栏目中向崔永元推荐《中国大趋势》,并赠送给崔永元:

作者简介

25年前,他的《大趋势》让我们从另一个全新角度看世界

25年后,他的《中国大趋势》让我们从世界的角度看中国

约翰·奈斯比特是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埃森哲评选的全球50位管理大师之一。约翰·奈斯比特的阅历丰富,他有着哈佛、康奈尔和犹他三所大学的教育背景。

1963年,他被肯尼迪总统任命为教育部助理部长,还曾任约翰逊总统的特别助理。主要代表著作《大趋势》,与威廉·怀特的《组织的人》、阿尔文·托夫勒的《未来的冲击》并称“能够准确把握时代发展脉搏”的三大巨著。

《大趋势》一书目前在全球共销售了1400多万册。奈斯比特始终对亚洲的前景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在几年前与人合著的《亚洲大趋势》里,他预言亚洲将会成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奈斯比特还成功地预测了网络的兴起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出现。

据《金融时报》证实,他最负盛名的《大趋势》一书中没有一条预言是错误的。

从美国海军陆战队退役之后,约翰·奈斯比特先后进入犹他大学、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此后曾供职于IBM与柯达公司。

约翰·奈斯比特还拥有人文科学、科技等领域的15个荣誉博士学位。自从《大趋势》与之后的10本著作在全球范围内取得巨大成功之后,他每年都会周游世界数次,几乎在世界所有大公司发表过演讲。

2006年,在天津财经大学成立了奈斯比特中国研究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4 2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评述

约翰·奈斯比特的《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是一部站在全球视角,深入探讨中国社会变革与未来发展路径的重要著作。书中提出的“中国新社会的八大支柱”理论,不仅洞察了中国发展的内在逻辑,也为理解这个崛起中的大国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解读框架。

解放思想作为第一支柱,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在阅读此书时,我被作者对这一理念的透彻阐述所深深吸引。奈斯比特将解放思想的重要性放在了突出位置,认为它是中国不断推进改革和创新的源泉。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结合则体现了中国特有的社会动员机制,它揭示了政策导向与社会底层力量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

书中提到的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生长的理念,更是让我对国家宏观调控与地方自主创新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种既强调整体规划又不失地方灵活性的发展模式,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色。同时,“摸着石头过河”这一支柱,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探索精神,反映出一种循序渐进、勇于探索的发展态度。

奈斯比特对于艺术与学术的萌动亦有所关注,他认为文化的繁荣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书中关于中国如何融入世界的描述,也说明了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正以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国际社会中,寻求合作与共赢。至于自由与公平,更是引起我深思的议题,它涉及的是如何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书中的这些观点不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中国形象,更引发了我对这个国家未来发展可能性的深层思考。奈斯比特夫妇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通过这八大支柱,清晰地勾勒出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复杂轮廓。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并不仅仅局限于对中国发展趋势的预测,它还试图解释这些变化背后的原因和逻辑,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阅读《中国大趋势:新社会的八大支柱》,使我得以从西方学者的视角审视中国,这种跨文化的视角为我提供了别样的认识和思考空间。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精彩之处不仅在于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还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解读方式,让我们能够站在全球化的舞台上,重新认识和思考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