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7|回复: 1

《遥远的星辰》 罗贝托・波拉尼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29285168.webp          

书名:遥远的星辰
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208125520      

内容简介

故事以我的视角讲述了维德尔的传奇生平。开篇讲与我同是文学社的维德尔给人的感觉睿智得体相貌出众自学成才,与人保持距离相当神秘,但没人不妒忌他,因为只有他征服了文学社的两位女性。遗憾的是姐妹最后终结于死亡。我因入狱得已目睹维德尔首次空中写诗表演,于是开始娓娓到来维德尔及其身边人物的故事,大家的经历、找寻以及各自的结局。最终只有我再次见到并认出维德尔,只不过这是一次赏金行动。

译者简介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8 0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遥远的星辰》是由智利作家罗贝托・波拉尼奥所著的一部文学作品,原作名Estrella Distante,由张慧玲翻译成中文。该书自2016年出版以来,受到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豆瓣读书评分高达8.4分,被读者广泛认可。本书通过主角“我”的视角,讲述了维德尔的传奇生活,描绘了他作为一个复杂的人物形象——冒名者、艺术家、花花公子、凶手等多面性。下面将对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人物刻画:维德尔这个人物被刻画得极具深度和复杂性,他既是文学社的才子,又被描绘为一个花花公子和凶手。他的形象在故事中的展开,让人无法轻易地对他进行道德判断,增加了作品的复杂性和吸引力。

2. 叙述手法:以“我”的视角进行叙述,使读者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的发展和人物的情感变化。这种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拉近了读者与文本的距离,增强了阅读的沉浸感。

3. 主题深刻:通过维德尔的生活轨迹,作者探讨了艺术、美学与道德之间的复杂关系。书中对于艺术家追求的描绘,让人反思在创作过程中的道德界线应该在哪里,以及一个人是否可以为了艺术而超越常规的道德约束。

4. 情节构造:整个故事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不断有新的转折和惊喜。维德尔的生平被逐步揭露,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地铺垫和呼应,使得整个故事既有张力又不失连贯性。

5. 文化元素:作为一位智利作家,波拉尼奥在书中融入了丰富的拉丁美洲文化元素,使得作品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彩。这不仅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故事情境,也使得作品更具全球性的共鸣。

6. 语言风格:波拉尼奥的语言富有诗意,同时又不失简洁明了。他能够用极其精准的词汇捕捉人物的心理状态,描绘场景的氛围,使得整个故事充满了文学美感和深刻的内涵。

7. 哲学意味:全书洋溢着对存在主义哲学的探索。维德尔的人生选择和艺术追求,反映了人在面对生命意义、自由选择以及真实与虚幻之间的挣扎和思考。

8. 社会批判:通过对维德尔与社会的互动,波拉尼奥展示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批判。他通过角色的行为和遭遇,暗示了社会的不公和矛盾,以及个体在社会压力下的异化和抗争。

总的来说,《遥远的星辰》是一部集文学价值和社会思考于一体的优秀作品。它不仅以其独特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主题影响了广泛的读者,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关于艺术、道德和个人身份等多重议题的思考。无论是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遥远的星辰》都是一部值得推荐和深入探讨的作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