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回复: 1

《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戴维・雷诺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政治 
s29688778.webp          

书名:峰会:影响20世纪的六场元首会谈
作者:戴维・雷诺兹
分类:历史 外交 政治
ISBN:9787508681832

内容简介

曾经,几个大国元首会面,就足以左右全世界人的命运。

1938年,慕尼黑会议,张伯伦和希特勒会面,此后纳粹更加肆无忌惮,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生灵涂炭。

1945年,雅尔塔会议,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密会八日,确立战后国际格局。雅尔塔会议是希望的序曲,也被视为冷战的前奏 。

1961 年,维也纳会议,这是冷战开始后首度重启峰会,在肯尼迪与赫鲁晓夫火药味十足的碰撞之后,是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

1972 年,莫斯科会议,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互相让步,冷战走向缓和。

1978 年,戴维营会议,卡特、贝京和萨达特分别代表美国、以色列和埃及,为中东和平斡旋。成果斐然,却未能持久。

1985 年,日内瓦会议,里根和戈尔巴乔夫破冰会晤,促成冷战走向和平结束。

六场峰会,十四个站在权力之巅的人各怀心事,为利益,为野心,为理念,或为实现战争的企图,或为达成和平的愿景,在外交场上展开竞逐。他们冒着巨大的风险,顶着政治、身体、心理上的沉重压力,在现实政治和理想主义间权衡,施展各样手段来摆布对手,达成目标。他们究竟是创造了历史,还是败给了时势?无论如何,20世纪的历史,都因他们而改变。

剑桥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戴维•雷诺兹用这六场峰会,串联起20世纪的国际大事。从被删改得规规矩矩的庞杂政府文件中,他读出了鲜活的历史真相,他考察字里行间的深意,还原当初与会者因不知道对方筹码而无法了解的事实,带我们重回六大峰会的历史现场,重新审视那些塑造了当今世界的力量。

作者简介

戴维・雷诺兹(David Reynolds),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剑桥大学国际关系史教授,剑桥大学基督学院研究员,哈佛大学、日本大学访问学者。雷诺兹著有数十部关于20世纪世界史的著作,主要有《看得见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世界史》《掌控历史:丘吉尔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其中《掌控历史》荣获2004年沃尔夫森奖。他还为BBC制作过13部关于20世纪历史的纪录片,善用丰富史料和通俗语言表达独到的观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偶尔透露出自嘲的小情绪,但所有的人物都由内而外地散发着光辉,这种描写方式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既感到愉悦,又引人深思。

   - 主人公露丝玛丽的内心斗争,体现了个体如何在社会规范与个人欲望之间寻找平衡点的普遍主题。

7.这让我深受启发,明白了人生的价值并非只体现在物质的拥有,更在于内心的富足和生活的充实。

   - 书中文字优雅,章节布局合理,使得阅读过程成为一种享受。
对于喜欢推理小说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是一次脑力激荡和情感共鸣的体验。 情感记忆纠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