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5|回复: 1

《凯南日记》 乔治・凯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传记 历史 美国 
s29170484.webp          

书名:凯南日记
作者:乔治・凯南
分类:传记 历史 美国
ISBN:9787508664491

内容简介

他是20世纪知名外交思想家,是美国深受关注的战略家

他塑造了冷战时代,又不遗余力要打破美苏僵局

1953年7月一个炎热的下午,刚刚退休的凯南迈下美国国务院大楼的台阶。在此之前,他的职业生涯跌宕起伏:早年间前往东欧,二战时坚守柏林,随后又辗转苏联。1946年,凯南发出著名 的“长电报”,深入分析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一年后,他在《外交》杂志上发文,提出“遏制政策”,该政策随即成为冷战时期美国政府的主要战略。1952年,出任驻苏大使。之后的五十年里,他不遗余力要缓和冷战僵局,成为20世纪最知名的外交思想家,撰写了20本著作,两次荣获普利策奖,两次成为国家图书奖的获奖者。

而在这些年间,凯南一直把他对政治、外交和生活的体悟记在日记里。本书从凯南8800多页日记中精选内容,真实再现了众多重大事件的幕后故事。作为美国最受关注的外交官和外交政策战略家,作为一个极具天赋的作者、一个困惑于婚姻和爱情的丈夫,一个被俄罗斯的魅力征服却又为苏联感到恐惧的外交官,凯南在日记中展现了深刻的政治、道德见解和哲学反思,他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智识,去质问美国外交政策中那些不可侵犯的想当然的观念,他追问国家战略和人生的答案,学习与艰难的现实妥协,展现了深刻的政治、道德见解和哲学反思。

作者简介

乔治・凯南(1904年—2005年),美国著名外交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对苏联遏制政策始创人,两次荣获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1946年2月22日,任美国驻苏联代办期间,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出著名的“长电报”,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最终被美国政府所采纳的长期对苏战略。

弗兰克·科斯蒂廖拉,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冷战史教授,著有《罗斯福丧失盟友:个人政治如何促发冷战》《尴尬的领导权》《法国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的冷战联盟》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凯南日记》精彩篇章解析

《凯南日记》这本书,它并不是一部简单的回忆录,而是乔治・凯南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那个波诡云谲的时代。书中的精彩部分,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价值,更在于它所透露出的思想深度和人性的光辉。

凯南的日记记录了他的外交生涯,从早年间前往东欧,到二战时坚守柏林,再到辗转苏联,每一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深思。尤其值得一提的是,1953年7月,当刚刚退休的凯南迈下美国国务院大楼的台阶时,那份从容和深沉,仿佛凝聚了他一生的智慧与经历。这一刻,对于阅读本书的我而言,仿佛也成了一种时代的见证。

书中对凯南的描述十分精彩,尤其是他对苏联遏制政策的始创,以及两次荣获普利策奖和国家图书奖的荣耀时刻,都让人感受到这位外交官非凡的一生。通过对这些事件的记述,读者能够一窥凯南不仅作为外交家,而且作为一位学者和思想家的全貌。

书中细节之处同样耐人寻味。1946年那著名的“长电报”中,凯南对苏联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的深入分析,显露出他深邃的洞察力和远见卓识。这封电报后来成为美国政府采纳的长期对苏战略的基础,足以证明凯南不仅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而且在政策制定上拥有决定性的影响力。

在日记的最后,凯南提出成为优秀外交官的基本素质:五年时间的全面准备,精通当地语言,深谙当地文学和历史,以及对经济数据的准确掌握和分析能力。这段文字不仅是对外交官职业素养的总结,也是对那些有志于涉足外交领域的读者的宝贵建议。

《凯南日记》的精彩部分在于它既是一部个人的历史见证,也是一位外交智者的思想纪录。乔治・凯南以生动的笔触,让我们得以窥见一个时代的风云变幻,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映照出当代国际关系的复杂面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