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日06:铁道》 苏静
书名:知日06:铁道
作者:苏静
分类:文化 日本
ISBN:9787508634838
内容简介
在本期特集中,本书介绍了以下内容:
独家记录“从蒸汽机烧炉工到日本第一车站画家”的大须贺一雄;
特别报道的不可错过的日本新干线的故事;
专访地下铁建筑设计师渡边诚;
扫描日本铁道博物馆的最全记录;
特别解析迷恋铁道的日本“铁粉”是一群什么样的人;
还有从夏目漱石,川端康成到太宰治,在日本文学作品中日本铁道意向的文章;
kotori精彩解析日本铁道和动漫御宅间的关系;
刊载“一天一铁道”的摄影师中井精也的摄影作品;
主笔毛丹青先生撰写了日本铁道乡村小站的感人故事;
知日独家专访森山大道;
汗青先生的日本传统文化专栏……
作者简介
毛丹青 | 外号“阿毛”,中国国籍。北京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1987 年留日定居,做过鱼虾生意,当过商 人,游历过许多国家。2000 年弃商从文,有中日文著书多部。现任神户国际大学教授, 专攻日本文化论。
姚远 | 西安人 , 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后在《青春潮》杂志社任记者、编辑。 1988 年赴日,从师于摄影大师森山大道。2000 年起,创办电子杂志《日本流行资讯 报》(后改名为《东京流行通讯》),十年来 坚持不懈地传播日本流行文化。为多家中、港、台杂志撰稿,并助力日文书籍的 中文版引介工作。
剑心 | 香港新浪榜首博客《剑心,回忆》 作者,主打日剧电影、美食生活、脱宅成长、男女关系等。同时为网络电台节目主持及 报刊专栏作家,著有《宅男罐头学》一书。
健吾 | 20 世界 80 年代出生,毕业于香港中 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之后留学日本筑波大 学。现为香港中文大学日本研究学系讲师。 身兼作家、记者、编辑、大学讲师、时事评论员、小说写手。文章专栏见于 Milk 新潮流、 CUP、Metropop、am730、《明报》《东方日报》《信报财经新闻》等各大报章杂志。 简体出版有近作《日本乱象》。
刘柠 | 六十年代出生,北京人。作家,独立 学者。大学时代游学东瀛,后服务日企有年。 著有《穿越想像的异邦》《、“下流”的日本》、
《前卫之痒》、《竹久梦二的世界》等。
kotori | 宅一枚,自由撰稿人,日本流行文 化爱好者,ACG 深度中毒者,对各种冗长沉闷的日本电影及动画有另类偏好。
汗青 | 本名叶军,一九六七年五月生,浙江 杭州人。先后于外贸、IT 行业进行自我发展, 现从事文化策划和推广工作。因长期从事策划等文案工作,同时对历史颇有兴趣,因此在几年中积累了不少关于文史方面的著叙。
《知日06:铁道》这本书是“知日ZHIJAPAN”系列图书之一,旨在从多个角度深入介绍日本的铁道及其文化。这本书不仅涵盖了日本铁道的工业、设计层面,更通过丰富的故事和人物纪实,为读者展现了铁道文化的独特魅力。接下来,将详细分析书中几个显著的亮点:
1. 日本铁道发展:
- 描述了日本铁道的历史进程,包括新干线技术的革新与发展。
- 体现了铁道系统如何成为日本国内交通的重要骨干。
2. 文化内涵丰富:
- 铁路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书中详细介绍了围绕铁道所形成的独特文化现象。
- 介绍了与铁道相关的人文故事,如车站画家大须贺一雄的生活与创作。
3. 旅行体验介绍:
- 铁道旅游不仅仅是到达目的地,更多的是旅途中的风景和体验,书中对日本铁道旅行的独特魅力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 提供了铁道风景TOP20别册,增加了互动性和实用价值。
4. 工业设计解析:
- 解释了日本铁道在工业技术方面的成就,如新干线的设计和技术细节。
- 探讨了铁道设备设计上人性化与现代化的融合。
5. 人文关怀角度:
- 铁道作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书中从普通工作者的视角切入,如蒸汽烧炉工的故事,展示了不同职业与铁道的深厚联系。
- 反映了社会变迁中铁道对个人与社会生活的影响。
6. 地方特色展现:
- 介绍了地方线路如何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例如秘境车站带来的另一种情调。
- 揭示了铁道如何连接城市与乡村,促进地区间的文化交流和经济开发。
7. 日本制造解析:
- 分析了铁道系统中的日本制造,如何成为数字时代“铁杆粉丝”的象征。
- 讨论了日本制造业在铁道建设和维护中的精细化管理及其成效。
8. 社会影响探讨:
- 铁道作为公共交通工具在日本社会中的地位与影响,以及它如何塑造了日本人的生活方式。
- 铁道对于日本国民身份认同有重要的影响,成为了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标志。
综上所述,书中每个章节都围绕着铁道主题展开,不仅提供了关于日本铁道系统的专业知识,还涉及了文化、社会、历史等多个维度,让读者能够全面了解铁道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与影响。这本书是铁道迷或是对日本文化感兴趣的读者的宝贵资料,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信息与故事融合,使阅读既富有教育意义又充满乐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