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6|回复: 1

《日本新中产阶级》 傅高义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日本 社会 
s29488039.webp          

书名:日本新中产阶级
作者:傅高义
分类:日本 社会
ISBN:9787532774036

内容简介

哈佛大学中日研究专家傅高义在学术生涯之初被斥为“乡下人”后,意识到一个社会学家如果从未在另一种文化中生活过,何谈理解本国社会?一九五八年至一九六〇年,他来到东京市郊的M町展开田野研究,深描日本社会快速变迁之际的“新中产阶级”——工薪族和他们的家庭。基于这项研究,傅高义于1963年发表《日本新中产阶级》一书。

《日本新中产阶级》是傅高义的成名之作,其主体研究耗时2年,但傅高义夫妇此后一直坚持研究对象的跟踪随访,研究成果实则跨越30年。傅高义从工作、学校、家庭和社区出发,将新中产阶级描述成一种经济与文化的标杆,对工薪族生活方式的描述丰富而微妙。该书在当时具有高度前瞻性,而此后的不断修订则保证了其现实性,堪称文化人类学的典范。有别于当时传统的民族志,《日本新中产阶级》奠定了此后日本研究的主流方向,近几十年来关于日本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几乎都建立在该书基础上,直至今日仍是诸多学者理解日本社会的试金石。

这一日本研究奠基之作,经典但不枯燥,展现了一幅穿插八卦轶事的新中产生活全息图:夫妻、婆媳、亲戚关系,职场上的苦熬与交际,年轻人恋爱和相亲的苦恼,从幼儿园入学起就面临激烈竞争的学子,全时照料家庭与孩子的母亲,养家但“缺席”养育的父亲,殷盼孩子穿过考试的“针眼”、出人头地的父母心……种种描述生动而微妙,文化相近的中国读者更能感同身受。

这是《日本新中产阶级》首次在中国大陆出版,傅高义特地为此次的中文版撰写序言,讲述他眼里中日中产阶级的异同;南京大学社会学院院长周晓虹教授作导读,回顾傅高义的学术生涯。《日本新中产阶级》译本基于英文版五十周年纪念版(二〇一三年),包含了苏珊娜•霍尔•沃格尔所撰第十五章和威廉•赖•克里所撰前言,他们对日本社会的新近观察对主体研究作了及时而到位的扩充。

作者简介

傅高义(Ezra F. Vogel,1930 —)

被认为是美国唯一一位对中日两国事务都精通的学者,在哈佛有着“中国先生”的称号,一直是受中国政府重视的汉学家和中国问题专家。他是继费正清之后的第二任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和东亚研究委员会主席。1998年入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2013年3月23日,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举行,被授予“世界中国学贡献奖”。2014年福冈亚洲文化奖获得者。

傅高义于1963年发表《日本新中产阶级》一书,凭借此书从社会学领域转身,此后专注日本和中国研究,又将视野扩展到包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与香港在内的亚洲“四小龙”,成为东亚研究的扛鼎人物。主要作品有《邓小平时代》《日本第一》《朴正熙时代》《重振旗鼓》《日本还是第一吗》《中美日关系的黄金时代》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2:22 | 显示全部楼层
傅高义所著的《日本新中产阶级》是一本探讨日本社会变迁中新中产阶级兴起的社会学著作。该书不仅因其深入的田野调查和细致的社会分析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也对后来研究日本社会的学者产生了重要影响。下面将围绕书中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田野调查的实证研究:
   - 傅高义在东京市郊的M町进行的为期两年的田野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和深入交流,为人们提供了新中产阶级生活的直观感受。
   - 这种研究方法在当时有别于传统的民族志,为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范式。

2. 新中产阶级的特征描述:
   - 书中对于新中产阶级的特征进行了深刻的刻画,包括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以及社会地位的变化。
   - 傅高义对新中产阶级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自我定位的分析,展现了社会变迁下个体与群体的互动关系。

3. 社会变迁的深度分析:
   - 傅高义不仅仅描述了新中产阶级的现象,更重要的是,他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社会变迁,包括经济快速发展、教育普及等因素的影响。
   - 书中对于日本社会快速变迁之际的种种矛盾和冲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4. 中日比较的独特视角:
   - 傅高义不仅在日本有着深入研究,他同样对中国社会有着深刻的理解。在中文版序言中,他对比了中日两国中产阶级的异同,提供了跨文化的视角。
   - 他的比较研究不仅丰富了对日本新中产阶级的理解,也为理解中国中产阶级提供了参考。

5. 学术生涯的成长历程:
   - 傅高义在书中提到自己学术生涯初期的经历,如何从一个被认为缺乏文化体验的“乡下人”成长为一名跨文化的社会学家。
   - 他的个人经历对于理解他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他的研究增添了人文关怀的维度。

6. 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论:
   - 《日本新中产阶级》展示了傅高义深厚的社会科学研究功底,他在书中运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参与观察、深度访谈等。
   - 这些方法论的应用不仅为日本研究奠定了主流方向,也为后来的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经验。

7. 社会学科的发展贡献:
   - 作为哈佛大学的中日研究专家,傅高义的这部作品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也在推动社会科学科的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他的研究鼓励了更多的学者从不同文化视角出发,进行社会科学的研究。

8. 文化理解的重要性:
   - 傅高义在书中强调了理解和生活于不同文化对于社会科学家的重要性。
   - 这一观点不仅是他个人的体悟,也是对后来学者的重要启示,即真正的社会学研究需要深入了解和体验不同的文化背景。

总的来说,傅高义的《日本新中产阶级》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角、深入的田野调查和深刻的社会分析,成为了社会科学领域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揭示了日本新中产阶级的兴起和社会变迁,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经验和理论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