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6|回复: 1

《殷红的花朵》 约翰・高尔斯华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27970318.webp          

书名:殷红的花朵
作者:约翰・高尔斯华绥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544750332

内容简介

《殷红的花朵》是一部阐述追求爱情,抑扬善恶美丑的书。故事发生在1880年的英国,主人公马克·莱恩南经历了《春》、《夏》、《秋》三段生活的感情波澜。《春》描写了主人公在牛津大学求学时,受其导师年轻貌美的妻子诱惑的懵懂之恋;《夏》描写他从国外学成回国后,同一位婚姻生活不幸的议 员夫人的炽热之恋;《秋》描写他成家成名后,他早年一位同学的独生女对他的痴情追求的成熟之恋。虽然三段恋情,却有机地联成一体。虽说是一部小说,然而文字却好像诗一样精美。《春》、《夏》、《秋》三个篇章,循序渐进,扣人心弦,感人之至,爱不释手。

殷红的花朵,指的是象征热烈恋情和强烈情欲的殷红石竹花。《殷红的花朵》,是大作家高尔斯华绥写的爱情小说。内容虽是所谓的婚外情和婚外恋,但写得格调非常高雅。故事凄婉而感人,语言精致而耐读,全书弥漫着诗情画意。——周克希

作者简介

约翰・高尔斯华绥(1867-1933),英国小说家、剧作家。出身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曾在牛津大学读法律,后放弃律师工作从事文学创作。30岁时发表处女作《天涯海角》,但一直到1904年《法利赛人》出版,才引起社会注意。1906年,高尔斯华绥完成长篇小说《有产业的人》。他被认为是英国文学中现实主义传统的优秀继承者。1932年,高尔斯华绥“因其描述的卓越艺术——这种艺术在《福尔赛世家》中达到高峰”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译者黄杲炘是英语诗歌的大翻译家,他的诗歌译作,无一不是精品。他较少翻译小说,但对这本并不很厚的小说却情有独钟。他说过:“不知怎的,在我印象中好像没有一本书像它那样打动我”。一个笔端流出过无数优美诗句的译者,在被一本心爱的书深深打动以后译出的小说,就是我们面前的这本《殷红的花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殷红的花朵》不仅是约翰・高尔斯华绥文笔精湛的爱情小说,它更是一部探索人性深处情感纠葛的文学佳作。书中以殷红石竹花作为象征,描绘了热烈恋情与强烈情欲的交织,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深刻理解。下面对这部书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情节构思:
   - 紧密连贯的叙事结构,使得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 主人公莱恩南感情的三次波澜,分别对应其生命的“春”“夏”“秋”三个时期,形成了鲜明的生命轨迹。

2. 人物塑造:
   - 主人公莱恩南形象鲜明,他的内心世界复杂而深刻,反映了人类在爱情面前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 辅助角色各具特色,他们的命运与主人公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

3. 语言风格:
   - 精致而耐读的语言,彰显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造诣。
   - 凄婉而感人的故事叙述,展现了高格调的文学品味,令人回味无穷。

4. 象征意象:
   - “殷红的花朵”作为象征,贯穿全书,是理解作品主题和深层次意义的关键。
   - 通过殷红石竹花的象征意义,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爱情、欲望以及人性的深刻剖析。

5. 文化内涵:
   - 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 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际关系的复杂性,为人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当时社会背景的窗口。

6. 主题深度:
   - 探讨了婚外情和婚外恋的敏感话题,却以一种高雅和深思的方式呈现,引人深思。
   - 通过对主人公情感历程的描绘,折射出个体的情感困境和社会的道德压力。

7. 艺术成就:
   - 作者约翰·高尔斯华绥作为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本书体现了他的文学成就和艺术追求。
   - 作为高尔斯华绥文集中的一册,这本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不容小觑,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8. 情感表达:
   - 书中情感细腻真挚,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激发读者对于爱情与生活的深刻思考。
   - 诗情画意的书写风格,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审美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触动。

综上所述,在阅读《殷红的花朵》时,不仅可以欣赏到高尔斯华绥精湛的文笔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还能深刻理解到爱情的复杂性和人性的多面性。这本书不仅是一段跨越季节的爱情故事,更是一次对人性深处欲望与道德抉择的探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