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77|回复: 1

《正午4:我的黎明骊歌》 正午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纪实 
s29440054.webp          

书名:正午4:我的黎明骊歌
作者:正午
分类:文学 正午 纪实
ISBN:9787516813867      

内容简介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四本,精选自界面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平台“正午”。

“特写”栏目,本期推荐叶三写的李志小传。《盲女毒枭》说的是一个发生在南京的真实案件。此外,还有一则非常清新好看的鸟类故事,北京的雨燕。

在“随笔”栏目,推荐淡豹的《在棚户区》。我们到底有没有对自己居住的这块空间的命运做出决定的资格?正午的老朋友袁凌带来一篇《乡村命案》,跟着他镜头式的语言去探索一起似乎很平常的杀人案。此外,正午的记者罗洁琪写了她的逃霾故事。

本期正午的“访谈”非常精彩。我们请小转铃和金宇澄围绕《繁花》一书,谈文学,谈上海,以及上海的男女关系。

“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我们让黄觉回忆了他的青春年代,也是我们很多人的记忆。此外,我们也以一篇郭川的口述史,纪念他的航海故事。

在“视觉”栏目,正午的图片编辑朱墨带我们去探索北京的“鬼市”。逛鬼市的人,都带着轻微的雀跃感,某种幻想在那里会得到满足。

最后,是非常长非常长的“长故事”。本期的两篇长故事由正午两位记者贡献,分别是李纯的《火星招待所》以及张莹莹的《老邬想建一座油坊》,前者写了一帮诗人,后者写了长江边一位想做电商的普通人。

作者简介

正午故事,界面新闻子品牌,致力于打造原创的非虚构写作平台。我们希望能避开热点和新闻头条,寻找那些不为人知且富含意义的线索,被主流媒体忽视的角落。正午创建于2014年9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正午4:我的黎明骊歌》精彩篇章点评

《正午4:我的黎明骊歌》这本书,它精选自界面新闻旗下的非虚构平台“正午”,系列第四部同样没有让人失望。书中的每一篇作品都如一颗颗精心雕琢的珍珠,串联起了对人性深邃的洞察与社会生活的不同面向。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叶三撰写的李志小传。在这篇特写中,我看到了李志音乐背后的坚持与挣扎,仿佛每个音符都在诉说着他不平凡的人生旅程和对音乐不变的追求。文字间流淌着一种似有若无的乐符,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能感受到音乐的力量和艺术的魅力。

紧接着是那起发生在南京的真实案件——《盲女毒枭》。这个故事不仅令人震惊于事实的曲折离奇,更让我对生活中的黑白界限产生了深深的疑问。一个盲女如何成为心狠手辣的毒品贩子,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社会的边缘人如何在绝望中求生?这些,都在文中得到了深刻的揭示。

而关于鸟类的故事,则带给我不一样的清新感受。在城市的喧嚣中,似乎已经忘记了自然界的纯粹与美好。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生命的轻盈与和谐,让我在阅读时仿佛也能化作一只翱翔的鸟儿,感受到自由的喜悦。

然而,当我沉浸在自然世界的宁静美好时,袁凌的《乡村命案》又把我拉回了沉重的现实。这不仅仅是一起简单的杀人案,更是一次对乡村生活、人性和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通过袁凌镜头式的语言,我跟随着作者的思路,试图解开那个隐藏在日常平静下的谜团。

最是令人动容的莫过于罗洁琪的逃霾故事了。雾霾,这个伴随着工业化而来的产物,已严重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罗洁琪的文字充满了对抗霾无法逃避的无奈和对蓝天白云的渴望,让我在感同身受的同时,也开始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我们对自己居住空间命运的掌控力究竟有多大。

《正午4:我的黎明骊歌》无疑是一系列新闻报道和散文特写的绝妙集合。每一篇章节都以细腻的笔触触碰人心深处的弦,无论是对个人命运的探究,还是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这本书都能给予读者深度的思考和强烈的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