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5|回复: 1

《劝学篇(全本全注全译)》 张之洞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文学 
s29817299.webp          

书名:劝学篇(全本全注全译)
作者:张之洞
分类:古籍 文学
ISBN:9787101119633      

内容简介

由冯天瑜、姜海龙译注的《劝学篇》贯穿“旧学为体,新学为用”的论点,主张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原则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术,猛烈攻击维新派的“开议院、兴民权”的学说。此书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赏识,得以“挟朝廷之力以行之,不胫而遍于海内”,据称发行数百万册。这次出版由武汉大学冯天瑜教授对两书进行注释翻译,并撰写合论两书的评析文章作为前言,有助于读者充分理解这两部著作代表的近代化思路对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巨大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劝学篇(全本全注全译)》是晚清名臣张之洞撰写的一部近代思想著作,由冯天瑜和姜海龙进行译注。该书共24篇,约4万余言,豆瓣评分高达9.2分,被广泛认为是一部精彩且有深度的学术作品。这本书所提出的主要观点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即在维护封建统治的基本原则下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术,这一观点在书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和深入的探讨,具体分析如下:

1. 时代背景:《劝学篇》成书于晚清,那是一个中国历史上政治动荡、社会转型的时期。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得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国家的未来与发展道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张之洞通过其著作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解决之道。

2. 主要观点:《劝学篇》的核心观点“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体现了张之洞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坚持以及对西方科技的积极借鉴。他认为应当在维护中国传统封建体制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的科技与管理经验,以实现国家的富强。

3. 内容特色:书中不仅论述了接纳西方技术的重要性,还猛烈抨击了当时维新派提出的“开议院、兴民权”的学说。张之洞认为,这些主张将动摇国本,对国家稳定不利。他提倡的是一种稳健的改革策略,即在不破坏原有社会秩序的前提下进行必要的技术和制度引进。

4. 社会影响:《劝学篇》的发表,在当时学术界和思想界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观点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改革政策,也对后来的文化自信及西学东渐的讨论产生了长远的影响。即使在现代,该书也被不少学者引用作为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变迁的重要文献。

5. 学术价值:《劝学篇》作为一部集合了历史、哲学及政治学分析的作品,其深厚的学术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书中深入浅出的分析和论证,使得它不仅是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的重要资料,也是普通读者了解晚清思想变革的佳作。

综上所述,《劝学篇(全本全注全译)》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与思想价值的著作,它不仅反映了晚清时期知识分子的思想风貌,也为理解当时的社会变革提供了重要视角。这本书的学术与文化价值,使其成为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