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49|回复: 1

《我的前半生(全本)》 爱新觉罗・溥仪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传记 历史 
s33522513.webp          

书名:我的前半生(全本)
作者:爱新觉罗・溥仪
分类:传记 历史 自传
ISBN:9787517131441      

内容简介

★末代皇帝溥仪亲笔撰写。

★全面、彻底地了解溥仪的一生以及没落的清王朝最后的挣扎,深刻了解中国近现代史中的历史细节。

★深刻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

★我从前是个什么人?我从前干的是什么事?我从前过的是什么日子?

我,清朝的最末一代皇帝,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最末一个君王,在刚会跑的时候起,被抱上“宝座”,浑然无知地度过了三年革命的风暴,然后在封建军阀保护下的皇宫中度过了我的童年;在民族敌人的豢养下送走了我的青春,最后终于认贼作父,充当了十四年的傀儡“元首”。四十年间的生活,里面只有罪恶和羞耻,愚蠢和狡诈,凶暴和怯懦,猜疑和迷信……

我的童年时代,到处弥漫着标志“唯我独尊”的黄色,耳边终日是阿谀谄媚的声音。走到我面前的人,不管是多大年纪的,都要比我矮半截,不用脚而用膝盖来支撑他的身体。没有一个用“你”字来称呼我,我的名字根本不能出现于口头、书面上(实不能免时,要“缺笔避讳”)。我的亲骨血肉依法都变成了我的“臣民”,我念书念不好有别人专门替我挨说……这一切都因为,我是个皇帝。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溥仪

字曜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溥仪是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他是道光帝的曾孙、醇贤亲王奕譞之孙,父亲摄政王载沣,母亲苏完瓜尔佳·幼兰。

溥仪出生于1906年,逝世于1967年,先葬于八宝山,后迁于清西陵内崇陵(光绪陵)附近的华龙皇家陵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08: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前半生(全本)》,这部作品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自传体回忆录。在这部书中,溥仪以时间为线索,从他的家庭背景入手,详细回顾了从一个被宠爱的孩童到成为全国领袖,再到经历多次历史变革后降为平民的整个过程。下面将围绕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家世与继位:
   - 爱新觉罗・溥仪出生于北京的醇王府,祖父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其家族背景显赫。
   - 年仅三岁时,因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相继病笃,溥仪被立为嗣皇帝,而后迅速登极,成为清朝第十代皇帝。这一部分展示了溥仪的家族荣耀和突如其来的历史重担。

2. 政治变迁与流亡生涯:
   - 书中详细记录了溥仪在辛亥革命爆发、清帝退位、民国成立、北洋军阀混战等重大历史事件中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 描述了溥仪从皇宫到天津流亡,再到日本占领下的东北建立伪满洲国,最终逃难至解放后的新生生活。这一系列流亡与适应的过程,体现了溥仪个人命运与国家历史的交织。

3. 思想改造与自我反思:
   - 溥仪在抚顺战犯看管所中开始撰写这份自传,其中真实地呈现了他在狱中接受思想改造的心路历程。
   - 书中展现了他如何从一个患得患失的帝王转变为一个决心坚定、愿意接受新思想的公民,这部分对于理解溥仪的思想转变具有重要价值。

4. 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 《我的前半生(全本)》自1964年出版以来,不仅在国内产生较大影响,还被译成英语、日语、德语等多种文字,在国际上亦有一定的读者群。
   - 作为中国最后一位皇帝的回忆录,这部作品对于普通读者了解中国近代历史的曲折发展有着极好的普及作用,尤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启示作用。

5. 个人成长与家族命运:
   - 通过溥仪的个人成长经历,读者能够感受到一个普通孩子在特殊历史背景下被迫承担起家族与国家重任的无奈与挣扎。

6. 社会变革与个人适应:
   - 书中所展现的溥仪从帝王到平民的身份转变,反映了中国社会巨大变革下个体的命运和选择。

7. 原汁原味的历史记录:
   - 该自传未做任何删减,保持了历史的真实性和原汁原味,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历史资料。

综上所述,《我的前半生(全本)》不仅是一本历史人物的自传,它更是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溥仪的人生充满了戏剧性转折,从一个小皇帝到经历各种磨难成为一个普通公民,其经历之奇特足以引人入胜。这本书对于历史学者而言是一座宝藏,对于大众读者则是一扇了解近现代中国历史的窗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