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7|回复: 1

《后望书(最终修订本)》 朱幼棣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其他 
s28433476.webp          

书名:后望书(最终修订本)
作者:朱幼棣
分类:人文
ISBN:9787550256408      

内容简介

一些经典的历史风景正在冷漠中远去,然而总会有人记起。

走在漫漫的路上,我们随同作者,回望。

回望已经毁灭了的天下第一关——潼关。那里,曾是古战场,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

回望在岁月风雨中渐渐湮灭的文化古镇。

回望曾经的长安街风景——绿岛、双塔与牌楼;回望中国文化的根脉——胡同与四合院。

回望奉节——已经沉入长江底的历史文化名城。

回望朔风中的阳关和夕阳下的唐代玉门关。

回望曾经的敦煌,祁连云重,远山雪飘,曾经的“塞外江南”变得颓败、萧条。

再走进干涸了的居延海……

无数山川的变迁,半个世纪的风雨。中国工业化所走过的曲折艰难的历程,我们民族所付的沉重的代价,作者一一思考和分析。

——这洪钟大吕般的呼喊,深刻的人文情怀,难道不令人警醒和感动?

作者简介

朱幼棣(1950-2015),生于浙江黄岩,做过矿山技术员,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曾历任新华社国内部副主编,工业采访室副主任,教科文、政治采访室主任,新华社新闻研究所副所长,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副主任。1992 年被评为新华社高级记者。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获首届《萌芽》创 作荣誉奖、首届“地球奖”、中国新闻荣誉奖。在经济、地质、能源、医药、文学以及书法等诸多方面有深入研究,被财经作家吴晓波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中国最杰出的历史地理学者”。出版有《大国医改》《怅望山河》《无药》《书风法雨》《温州大爆发》(与陈坚发合著)《沉默的高原》等多部著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1 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后望书(最终修订本)》是朱幼棣先生的著作,该书以深刻的历史视角和独特的文化情怀,对中国的一些正在消失或已经消失的历史风景、文化遗产进行了沉郁的回顾与反思。作者不仅仅是在记录那些被时间淹没的风景,更通过这些“后望”来前瞻,希望唤起对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视。下面将对该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潼关的毁灭:书中回望了曾经的天下第一关——潼关,它不仅是古战场,也是北方大风景的结点。潼关的消失,不仅意味着一处地理标志的消逝,更代表着一段历史的断裂。

2. 文化古镇的湮灭:朱幼棣在书中深情地记述了在岁月风雨中渐渐湮灭的文化古镇。这些古镇的消失,不仅仅减少了一处旅游目的地,更失去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3. 长安街的变迁:曾经长安街上的绿岛、双塔与牌楼是北京特有的街景,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标志性景观逐渐消失在现代化的进程中。

4. 胡同与四合院的消逝:胡同与四合院作为中国文化的根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书中对这一传统建筑形式的流逝表达了深切的怀念。

5. 奉节的沉没:奉节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因水利工程而被沉入长江底。朱幼棣用“回望奉节”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哀思。

6. 阳关与玉门关的消失:书中对朔风中的阳关和夕阳下的唐代玉门关进行了回忆,这两座关卡曾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它们的消失是对中国古代交通史的一种损失。

7. 经济建设的反思:朱幼棣在书中提出,为何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的历史遗产却在遭受破坏、消失、毁灭。这是决策失误、管理制度缺陷还是人的短视所导致。

8. 文化的传承:作者通过对消失的风景和文化的追忆,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他提醒我们,文化的根脉一旦断裂,将无法复原。

此外,在深入了解《后望书(最终修订本)》的核心内容及其精彩部分之后,读者可能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阅读时可以结合中国的历史地理知识,这将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书中的内容。
- 考虑到书中涉及的主题比较沉重,阅读时应保持开放的心态,思考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更好地平衡经济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
- 对于对中国历史与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将带你领略那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历史风景。

总结来说,《后望书(最终修订本)》以其丰富的历史素材和深刻的文化思考,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正在消失的历史风景画卷。朱幼棣先生的沉郁反思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呼唤,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次文化的“后望”,更是对未来如何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一次深刻启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