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9|回复: 1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罗贝托・波拉尼奥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小说 文学 
s27267924.webp          

书名:地球上最后的夜晚
作者:罗贝托・波拉尼奥
分类:小说 文学
ISBN:9787208112025      

内容简介

◎《2666》作者波拉尼奥首部短篇小说集

◎令人着迷、苦寻的答案。挫败,但并非失败的旅程。

◎《2666》屡获2012年各项读书大奖: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中华读书报》年度十大好书,是惟一入选的外国小说;《中国图书商报》年度影响力图书;入围新浪读书年度十大好书等。

◎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由十四个故事组成,大部分故事的主人公是“B”:一个智利流亡者,在南美和欧洲漫无目的地游荡,串起了他同时代的其他人的故事,几乎都是在流亡生活中理想破灭的一代人,如何挣扎于边缘,困于梦魇。这些人犹如在一场梦中,在不同的故事中不断改换着形象、名字或背景。评论家们普遍认为,波拉尼奥在短篇小说领域展现出来的纯熟技巧,堪与卡夫卡和博尔赫斯媲美。

作者简介

罗贝托・波拉尼奥(Roberto Bolaño,1953—2003)出生于智利,父亲是卡车司机和业余拳击手,母亲在学校教授数学和统计学。1968年全家移居墨西哥。1973年波拉尼奥再次回到智利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却遭到逮捕,差点被杀害。逃回墨西哥后他和好友推动了融合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街头剧场的“现实以下主义”(Infrarealism)运动,意图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的热爱。1977年他前往欧洲,最后在西班牙波拉瓦海岸结婚定居。2003年因为肝脏功能损坏,等不到器官移植而在巴塞罗那去世,年仅五十岁。

波拉尼奥四十岁才开始写小说,作品数量却十分惊人,身后留下十部小说、四部短篇小说集以及三部诗集。1998年出版的《荒野侦探》在拉美文坛引起的轰动,不亚于三十年前《百年孤独》出版时的盛况。而其身后出版的《2666》更是引发欧美舆论压倒性好评,均致以杰作、伟大、里程碑、天才等等赞誉。苏珊•桑塔格、约翰•班维尔、科尔姆•托宾、斯蒂芬•金等众多作家对波拉尼奥赞赏有加,更有评论认为此书的出版自此将作者带至塞万提斯,斯特恩,梅尔维尔,普鲁斯特,穆齐尔与品钦的同一队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地球上最后的夜晚》是罗贝托·波拉尼奥首部短篇小说集,该作品集汇聚了十四个短篇故事,通过主人公“B”的流亡生活串联起了故事的线索。

本书不仅深刻探讨了理想与现实、流亡与归属感之间的张力,还体现了波拉尼奥特有的文学风格和对社会主义的关注。以下是对书中部分精彩内容的点评:

1. 文学风格独特:
   - 使用挽歌作为底色,呈现了一种深沉的情感基调。
   - 《邀舞卡》一篇中不使用分段,仅用数字标号,展现出形式上的创新。

2. 主人公形象:
   - 主人公“B”的形象贯穿多篇故事,展现了流亡者的生活状态。
   - 通过“B”的故事,反映了理想破灭的一代人如何挣扎于生活的边缘。

3. 主题深度探讨:
   - 探讨了流亡背景下的个人身份认同和失落感。
   - 揭示了社会主义革命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如作者投身1973年的智利社会主义革命的经历。

4. 情感真挚传达:
   - 在波拉尼奥的作品中,深情而细腻的情感描述使得角色的内心世界触动人心。

5. 文学流派融合:
   - 作品中融合了超现实主义和达达主义,创立了“现实以下主义”运动,这反映了波拉尼奥对激发拉丁美洲年轻人对生活与文学热爱的关注。

6. 结构创新:
   - 每个短篇故事虽然独立,却由“B”的线索巧妙连接,构建了一个复杂但富有深意的叙述结构。

7. 批判反思:
   - 小说不仅仅是对个人遭遇的描写,还是对当时政治和社会状况的批判和反思。

8. 文化价值传承:
   - 作为波拉尼奥的代表作之一,《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对当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了必读的经典之作。

综上所述,罗贝托·波拉尼奥的《地球上最后的夜晚》凭借其独特的文学风格、深刻的主题探讨以及结构和情感的精妙安排,成为了现代短篇小说的杰出作品。波拉尼奥通过对流亡者心理状态的细致刻画和对社会主义革命的个人体验的反映,让这部作品集充满了思想的深度和情感的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