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8|回复: 1

《永不停歇的时钟》 杰西卡・里斯金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科学 科普 
s33693658.webp          

书名:永不停歇的时钟
作者:杰西卡・里斯金
分类:科学 科普
ISBN:9787508699806      

内容简介

中世纪以来盛行的自动机械人偶,曾让欧洲的皇室和宫廷贵族着迷发狂,传教士甚至将其作为贡礼献给中国皇帝。从雅凯-德罗兹的写字小男孩儿到坎普林的下棋机器人,人和动物的形象,被频繁地制成荒诞而逼真的机器,像是有了“能动的生命”。这一切都源于“万物机械说”的大行其道,它牵涉出的是困扰人类始终的问题:生命是什么?机器会拥有生命吗?事物运转的动力来自内部还是外部?

人和机器、物质和灵魂之间的关系,几百年来争论不休。17世纪是翻天覆地的思想大变革时代,机械论作为现代科学的核心范式得以确立,整个宇宙被看作一台机器,包括动物和人类,但仍将其动力和精神归于上帝之手。然而,更为反叛的科学家和哲学家,则认为生命机器具有内在动能。现代生命科学就在这两种矛盾的机械论中兵分两路。笛卡儿、玻意耳及其追随者,坚持经典的被动机械论,莱布尼茨、拉马克创造性发展了主动机械论,达尔文的进化论在被动和主动模型之间摇摆不定。由此还催生了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说,薛定谔则用颠覆性的量子力学解释生命体能从“秩序生秩序”。机械论接连引发了控制论、目的论、进化论以及认知科学、进化心理学、人工智能等理论和学科的形成,在社会文化环境的联动下,铺展成一幅气势磅礴、方兴未艾的现代科学图景。

杰西卡·里斯金拥有哲学、历史学和科学研究综合背景,她用生动而思辨的文笔,原创性地将一手资料、学界往来通信和文献档案熔融一炉,顺着生命本源问题的脉络,展开这场“长达四个世纪的争论”。理解现代科学的历史,对于思考当下、想象未来具有重要意义。这本科学史著作不仅会颠覆我们对现代科学的认知,还将成为我们理解当下生命科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前沿问题的思考利器。

作者简介

[美]杰西卡・里斯金(Jessica Riskin)

先后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曾任教于麻省理工学院和巴黎政治学院,现在斯坦福大学教授欧洲史和科学史。

研究方向包括早期现代科学、政治文化和科学解释史。她所著的《感性时代的科学》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的J.拉塞尔·梅杰奖。

里斯金认为,自现代科学诞生以来,生命模型之争就从未停止,它极大影响着当今进化生物学、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 08:28 | 显示全部楼层
《永不停歇的时钟》是一部由杰西卡·里斯金所著,中信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科普书籍,原作名"The Restless Clock: A History of the Centuries-Long Argument over What Makes Living Things Tick"。该书深入探讨了生命的起源,生命的能动性以及现代科学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精彩部分包括:

1. 生命起源探索:在《永不停歇的时钟》中,作者对于生命起源的探讨尤为引人注目。她不仅回顾了历史上关于生命的各种理论和实验,而且还对生命起源的各种假说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比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2. 能动性的争论:杰西卡·里斯金对“能动性”这一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她追溯了从中世纪自动发条机器人到当代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探讨了生命体是否具有内在的能动性,并如何影响了现代科学的形成和发展。

3. 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永不停歇的时钟》中还关注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现实应用,探讨了人类与机器的界限问题。作者通过深入浅出的语言和生动的案例,引导读者思考人类与机器的关系,以及这一关系对未来社会的影响。

总的来说,《永不停歇的时钟》是一部深思熟虑且充满洞见的作品,它以独特的视角审视了生命、能动性以及现代科学的发展,并且提出了一些关于未来的重要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