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回复: 1

《治世:大清帝国的兴亡启示》 侯杨方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历史 
s34238466.webp          

书名:治世:大清帝国的兴亡启示
作者:侯杨方
分类:历史 清朝
ISBN:9787545570366      

内容简介

上承绪业、下启宏图的皇太极究竟有哪些用人之术?一生英武的康熙大帝为何晚年悲催?雍正和乾隆究竟谁是更残酷的君王?从康乾盛世到晚清败局的转折有哪些发人深省的启示?木兰秋狝和帝王南巡为巩固王朝统治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一错再错的咸丰皇帝如何影响了近代中国走向?

本书讲述了明朝灭亡后,清朝重建统治秩序,开创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的历史。作品从笼络人心、皇权巩固、内政民生三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清王朝统治的权术策略,分析了封建时代帝国统治的特点,展现了王朝盛世与没落的演化过程,给人以警醒和启示,是一部治世史、兴亡史。

——一部清王朝的兴衰史。

本书将三百年清史分为白手起家、康乾盛世、晚清败局三部分,细数了清朝十二帝治国理政的得失,把一幅鲜活生动的王朝兴衰史呈现了出来。读此书,可快速完整地把握清史脉络。

——一部国家治理的治世史。

本书下篇专门探讨清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各种制度和运行机制,从清初收拾人心到“首崇满洲”的基本国策,从八旗改革到御门听政,从军机处到皇位继承制的确立,从更名田到奏销案,从“人口爆炸”到“番薯盛世”,全方位考察清王朝制度运行的内在逻辑。

——一部解疑释惑之书。

本书除了对广大读者关注的清史疑问(比如雍正是否继位合法)进行探讨外,更大的贡献是对清朝具体制度作了详细介绍,对每个帝王的执政特点及原因作了分析。清朝为什么要坚持乾纲独断体制和御门听政?为什么要创立奏折制度?为什么要设立军机处?为什么没有严格实行嫡长继承制?康熙为何酷爱巡狩打猎?雍正为何又宅又话痨?乾隆为何十三年性情大变?道光为何补丁打补丁死于草席?读完这本书,一切都豁然开朗。

作者简介

侯杨方,复旦大学教授。

他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套中国历史人口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完成《中国历史人口地理》一书。

他策划主持了一个世纪以来世界首次对整体帕米尔高原的系列考察,曾多次翻越海拔近五千米的山口,足迹遍及帕米尔高原的多个重要河谷、山口,在十几次考察帕米尔、南疆、罗布泊,以及中亚、南亚的基础上,对丝绸之路进行了“精准复原”,并研制了一套“丝绸之路地理信息系统”。

他被称为“探险家”式新历史学者。

主要著作有:《中国人口史》(1910—1953年卷)、《盛世启示录》、《盛世·西汉》、《盛世·康乾》、《清朝地图集》(多卷本)、《重返帕米尔: 追寻玄奘与丝绸之路》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12:34 | 显示全部楼层
《治世:大清帝国的兴亡启示》这本书,由侯杨方教授所著,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文字分析了清朝从白手起家到康乾治世再到走向灭亡的兴衰轨迹。精彩部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用人之术:书中详细剖析了皇太极的用人之术,指出其治国理念和政治手腕对于清朝早期政权的稳固与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2. 晚年康熙:揭示了一生英武的康熙大帝晚年的悲催境遇,为读者展现了一个伟大帝王不为人知的一面。

3. 君王对比: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的治国方式和性格特点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哪位皇帝更为残酷,并分析了他们的统治对清朝盛世的影响。

4. 王朝转折:书中探讨了从康乾盛世到晚清败局的转折,提出了哪些历史时刻对清朝的命运产生了深远影响,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5. 政治活动:分析了木兰秋狝和帝王南巡等政治活动如何巩固了王朝统治,以及这些活动在清朝历史上的作用和意义。

6. 错误决策:细述了咸丰皇帝的错误决策对近代中国走向产生了何种影响,这一部分对于理解清朝晚期的困境具有重要意义。

7. 历史阶段:将三百年清史分为白手起家、康乾盛世、晚清败局三部分,细腻地梳理了清朝十二帝治国理政的得失,为读者呈现了一幅鲜活生动的王朝兴衰史。

总的来说,《治世:大清帝国的兴亡启示》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历史著作,它通过对清朝三百年历史的深入挖掘和分析,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清代历史画卷。侯杨方教授的这部作品,以其严谨的学术研究和流畅的叙述风格,成为了解大清帝国历史兴衰的重要读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