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1|回复: 2

《告白》 湊佳苗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22-12-24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书分享
类 目:  推理 文学 
s29912411.webp          

书名:告白
作者:湊佳苗
分类:推理 文学
ISBN:9787540473990      

内容简介

当伦理和正义出现分歧,你选择站在哪边?

“爱美的死并非意外,而是被我们班的学生杀害的。”故事以爱女死于校内的中学女教师在班会上的告白开始。这个单亲妈妈独自抚养着可爱的女儿,却在学校游泳池内发现四岁的女儿意外溺毙,经过私下调查,她发现女儿是被自己班上的两个学生杀害的。痛失 爱女的女教师辞去教师职务,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

小说从复仇者、杀人者、杀人者家属等不同的角度展开,层层揭开事件真相。在这场令人震惊的校园犯罪中,教师、家长、学生,谁才是罪魁祸首?以暴制暴,究竟是对善的维护,还是恶的张扬?

爱与痛,善与恶,罪与罚,频频敲击我们内心的道德尺度。真正的光明,必定来自阴暗最深处。

《告白》是日本当红推理小说家湊佳苗的经典之作,日本销量逾340万部,获得2007年第29回小说推理新人奖、2008年“周刊文春杰作推理BEST 10”第1名、2009年本屋大赏第1名、2010年文库本销售第1名。此外,经数据统计,由该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好于92%的剧情片,好于98%的惊悚片;斩获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电影、第34届日本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第5届亚洲电影大奖最佳电影;连续四次成为票房冠军,代表日本角逐奥斯卡。

作者简介

湊佳苗

日本当今炙手可热的推理小说女作家。1973年出生于日本广岛,毕业于武库川女子大学家政学部。

2005年,获得第2届BS-i新人剧本奖。

2007年,获得第35届创作广播剧大奖,同年以短篇推理小说《神职者》获得第29届小说推理新人奖。

2008年,收录有《神职者 》的推理小说《告白》获得“周刊文春杰作推理BEST10”第1名。

2009年,《告白》获得本屋大赏第1名。其后,该小说被改编成电影,好评如潮。

2012年,其作品《望乡、海之星》获得第65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短篇奖。

此外,她还著有《少女》《赎罪》《为了N》《夜行观览车》《往复书简》《闺密》《白雪公主杀人事件》《望乡》等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4 17:44 | 显示全部楼层
标题:《告白》评析

《告白》这本书,以一个痛失爱女的母亲亲口揭露真相为引,揭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单亲妈妈在班会上的告白,揭开了一场看似偶然的悲剧背后的惊人真相,她的女儿并非意外死亡,而是被班上的学生残忍杀害。这一开场白,不仅设定了故事的基调,也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理,使人不禁对这位母亲接下来的举动产生深深的好奇与关注。

书中对少年犯罪的探讨,触及了日本社会深层次的问题。作者湊佳苗通过构建两个少年罪犯的形象,以及他们在教育体制和不良社会环境下的成长经历,引发读者对未成年人保护法合理性的深度思考,以及对当前教育和社会环境可能存在的问题的反思。这部分内容不仅是情节上的推进,更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使得小说在精彩的故事背后,拥有了更深的教育和社会责任层面的探讨。

从情感层面看,书中细腻地描绘了单亲妈妈对女儿的深爱,以及面对女儿去世后世界的冰冷与绝望。这位母亲的内心世界,以及她如何透过自己的方式寻求正义,都让读者深感震撼。这种母爱的纯粹与深沉,对比于孩子们的冷漠与残忍,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深思。

书中所涉猎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情节转折,都不仅仅是为了构筑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它们同时承载着作者对于人性、道德和法律的深邃思考。《告白》以其独到的故事和深刻的主题,成为了能够引人反思的佳作。这不仅仅是因为作者湊佳苗独特的文笔和构思,更因为这本书在触动人心的同时,也让人不得不面对社会中那些亟待解决的阴暗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3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告白》这部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技巧和深刻的主题吸引了广泛的读者关注。本书通过多名角色的视角,展示了一个关于少年犯罪、复仇、以及教育与社会问题的复杂画卷。下面将对这本书的精彩部分进行点评:

1. 开篇震惊:
   - 故事的开篇是主人公中学女教师在班会上的告白,她宣布自己可爱的女儿并非意外死亡,而是被自己班上的学生杀害的。这一开局不仅令读者震惊,也设定了整个故事沉重的基调。
   - 这样的开端巧妙地引出了随后的复仇主线,同时也使读者对这位教师接下来的行为充满好奇。

2. 复仇计划:
   - 教师在辞职后没有选择法律手段,而是开始了自己的复仇计划。她的复仇方式既冷静又充满计算,使得情节更加引人入胜。
   - 她精心设计的一系列计划不仅考验着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也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上游走,让读者对“正义”和“伦理”的界限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3. 心理揭示:
   - 通过人物内心的深刻描绘,湊佳苗揭示了犯罪少年的心理变化和内在的挣扎。这种细腻的笔触增加了小说的文学价值,同时也使读者能更全面地了解事件背后的人性。
   - 书中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案件描述,更多的是对人性、成长环境与教育影响的反思,使得作品具有了更深的社会意义。

4. 社会背景:
   - 通过对少年犯罪原因的深入探讨,小說质疑了日本教育体系以及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善恶选择,成为小说中的重要议题。
   - 在揭示不合理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弊端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5. 结构复杂:
   - 小说的结构设计异常精巧,通过不同角色的视角逐步展开,层层推进,逐渐揭开事实的真相。
   - 每个角色的故事都像是一片拼图,直到最后一刻,整个事件的全貌才清晰呈现。这种复杂的结构不仅加深了故事的悬疑感,也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重新构建对事件的理解。

6. 文化差异:
   - 作为一部日本作品,其文化背景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虽然具有普遍性,但具体表现仍有差异。
   - 对于非日本读者来说,理解书中的文化和法律背景是一大挑战,但同时也提供了一个理解和思考不同社会问题的窗口。

7. 写作风格:
   - 湊佳苗以其简洁而富有节奏的文风,成功地将一个复杂的故事以清晰、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 她的文笔细腻,情感丰富,能够深刻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能够产生强烈的共鸣。

综上所述,《告白》是一部层次丰富、主题深刻的推理小说。它不仅讲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还深入探讨了教育、法律与社会环境的复杂关系。对于喜欢深度阅读与推理小说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是一部不容错过的杰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