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心律失常药致心律失常受关注 (0篇回复)
- 中药可干预COPD患者气道重塑 (0篇回复)
- 双相抑郁的临床用药进展 (0篇回复)
- 新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面广应用务必谨慎 (0篇回复)
- 治疗冠心病应合理选择中成药 (0篇回复)
- 甲氨蝶呤单药“治愈”两成PCNSL (0篇回复)
- 激素替代治疗3年即增加乳腺小叶癌危险 (0篇回复)
-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研究 (0篇回复)
- 地塞米松可防止移植皮瓣坏死 (0篇回复)
- ARB类降压药——坎地沙坦的临床应用 (0篇回复)
- 舒张性心衰:利尿剂足以改善症状 (0篇回复)
- 格列齐特缓释片促进早时相胰岛素分泌有效控制24小时血糖 (0篇回复)
-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糖皮质激素再次从幕后走到台前 (0篇回复)
- 草药制品的肝细胞毒性正引起关注 (0篇回复)
- 让我们一起改变糖尿病——“第七届诺和诺德糖尿病论坛”集粹 (0篇回复)
- 德国研究揭示:两种中药制剂抗HIV作用机制 (0篇回复)
- 新型免疫抑制剂咪唑立宾 (0篇回复)
- 钙拮抗剂治疗冠心病的地位难以动摇 (0篇回复)
- APA年会关注失眠治疗研究进展 (0篇回复)
- 中草药引起的肝脏损害受到关注 (0篇回复)
- 向物种起源逼近??2007年人类干细胞和基因组研究迈出里程碑式步伐 (0篇回复)
- 人类元基因组研究期待“中国劲舞” (0篇回复)
- 客观看待高血压疫苗研究 (0篇回复)
- 激素替代治疗停后肿瘤危险犹存 (0篇回复)
- 治愈丙肝,利巴韦林不可或缺 (0篇回复)
- 向更深处探索——2008年艾滋病研究最新进展一览 (0篇回复)
- 致命药“缓刑”幕后 (0篇回复)
- H2受体拮抗剂的不恰当联用 (0篇回复)
- 新型给药系统:药质体 (0篇回复)
- 氟尿嘧啶毒性应综合评估 (0篇回复)